???? ?我有一個朋友 外號“袁老板” 我經常會嘴欠的懟他夜來非。因為啊這個人某段時間會在夜里睡不著覺的時候作詩,雖然很多時候我也不大能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恰巧那段時間我也失眠,一到夜晚就不知道該干什么應該做什么,躺床上翻來覆去反正不會是睡覺。慣性似的一遍遍刷著朋友圈,每次都能在點開紅點之后看見他的詩歌,順帶點贊,我想我是有夠無聊。日夜顛倒的生活仿佛是常態。偶爾會厭倦,偶爾會頹廢,偶爾會感慨,偶爾會惶恐,大部分不安。
???? 和袁老板其實只見過兩次,第一次因為拍照,他是朋友推薦給我的模特。第二次見面也是因為拍照,不過是在拍別人的途中在女生宿舍樓下碰見剛好路過的他。世界真小吧,小到不管走到哪兒都能遇見。去年十月我第一次嘗試開始轉型拍男生,袁老板機緣巧合成了我第一次約拍的不認識的男生,在此之前我只拍過一個男生朋友還是在最開始拿到相機的時候拍過,之后就再也沒拍過男生。我這人自認為性格敏感內向又自卑,所以在和人相處的時候我常常會覺得自己有社交障礙,甚至極大部分時間我是不愿意與人交流的,我害怕不善交際又不會圓滑處世的我不知不覺間就惹得別人不開心,比起這樣我更愿意一個人待著。有人問過我為什么突然會喜歡拍照,其實具體什么我也說不大上來,反正就是拍照這件事改變了我很多。像我這樣一個不會主動的人,后面也開始學會去主動認識一些人。在拍袁老板之前,朋友有發給我幾張他的照片,看起來痞痞的壞壞的,真酷啊,酷到我有點害怕,害怕自己沒辦法去hold住場面,事先想好的拍攝方案在見到袁老板的那一瞬間打消了,太過乖巧的形象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很明顯后面的拍攝我有點力不從心了,為了不讓氣氛尬到極點,雜七雜八的說了一大堆我自己都不知道在說什么的話,內容我忘了,總之就是很緊張就對了,好在最后強行湊了一組。其實當下的我沒覺得袁老板這個人除了長得特別帥以外還有啥特別的。不常聊,微信qq偶爾互動,在此之外找不到更多的共同點,就是這個人啊,沒想到會在幾個月之后,竟成了為數不多的愿意花時間去聊天去傾聽的朋友。從某種程度來講,我很喜歡這樣的距離,不用刻意去為了聯系而去聯系,彼此也不會有太多的利益牽扯,想到了就聊上兩句,也不會擔心會不會說錯話做錯事,開心和不開心的事都可以分享,小時候的我們大概都會在生日的時候許下這樣的一個愿望:‘希望自己能夠快快長大’可是當我們如愿以償的時候,我們又會去懷念小時候,那時候的喜歡就是喜歡,開心就是大笑,難過了就哭兩場就好了,很純粹很美好,不會有那么多的爾虞我詐,可是我們漸漸忘了這是個成年人的世界。越來越難遇到一個有意思的人了,不得不承認袁老板是我遇見過的人當中,不管是性格還是喜歡的東西都很相似的一個。電影,文學,圖片,時裝,不用去找話題,也都能有聊不完的話題,這樣的朋友很難得吧。不同的是,袁老板的審美凌駕于我之上,好多次說到一些國外大師的名字的時候,你能想象到屏幕另一端的我一臉懵逼一邊查百度的樣子嗎?所以我覺得和這樣的人聊天還蠻有意思的,潛移默化間就會接收到很多之前不曾了解的信息,可以給我帶來一部分拍照時候的靈感。
???? 我是個不容易藏住事的人,袁老板我跟死黨提到過幾次,就連朋友都開始懷疑我是不是墜入愛河,變著法的套我話,畢竟我是個容易沉迷美色無法自拔的人。以前我真不相信男女之間有純友誼這回事,直到后來我遇到了我的豬隊友強子,夜來非袁老板,還有聶三歲,珈滎還有等等好友,我推翻了我的狗屁理論,去你大爺的,難道人生除了談情說愛就不再具備其他的生存的意義了嗎?并不這樣認為,還是會有很多的美好啊,雖然好多時候生活先給你一顆糖然后再狠狠的扇你一個耳光,打得噗呲噗哧作響,可該繼續的還是要繼續。
???? 袁老板是個慢熱型的人,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和我提到過,那會兒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拍照,后面用親身經歷證實了所言不虛,通常我發過去的信息收到的回答都是“哦,嗯,好的,哈哈哈哈”這種類似一看上去就很敷衍的回答,可你要問我為啥還會把這樣的一個人留在好友列表里,原因很簡單,這樣的人不大會打擾到你的生活但是會很有禮貌的去愿意認真聽你講話。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抵內心相似。其實袁老板笑起來很陽光的,但是朋友圈更新的動態里面有關他的自拍極少有笑的,更多的時候仿佛是在為了不去讓身邊的一些朋友擔心而去強裝很開心的樣子,內容大多是會讓人感覺到他很開心的東西,可是不知道為啥,看著這樣的,有時候會覺得揪心,說不上來的感覺,一眼就能看穿那樣的偽裝,或許是因為我自己也曾做過這樣很傻Ⅹ的事,更能感同身受吧!那些你能看到的快樂是假的,開心背后的委屈是真的。忘記是哪個夜晚了,他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張圖,圖上的內容大致是:保重了 我的愛人。我沒辦法再像以往那樣坐視不理,總覺得要發個信息收到回復才能安心。人一沖動一固執做出什么事都是有可能的。當下我記得我發了那樣一句話,也是讓我們距離稍微靠近一步的開始,那會兒的我沒閑暇去考慮那么多,我發了這樣一行字過去,到現在我也不懂為啥我要說得這么的坦白“我一直覺得你有自殺傾向,感覺內心壓抑,并沒有很開心,所以也請你找個合適的方式把負面情緒發泄出來,那樣會比較好過一點”一般人被看穿都會極力去用自己的方式去掩飾的吧,可他沒,過了許久他才說,“我怕沒辦法活成我想要的樣子,我是個特別恐懼孤獨的人,可是偏偏朋友不多,能陪伴的人很少,大多時候我一個人,而且慢慢明白人是怎么一回事,感情是什么面目之后會覺得很絕望,會覺得厭世,也不知道是自己承受能力太差還是怎樣,我不大能明白....活著是為了什么,從小到大都是這樣的,很少有發自內心的開心,就算有開心大部分也都伴隨著悲傷的成分。小時候以為長大會好,長大后發現更痛苦’我被這突如其來的坦誠驚嚇到了,因為我也常常會有這樣的想法,身邊朋友看似很多,死黨有那么幾個,可是沒人真正懂我,大家會覺得出現那樣想法的人腦袋有問題吧。我是什么時候開始接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呢,大概就是在出門總是會被人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的時候,生活很多時候就是會讓人感到窒息啊。
?????? 我第一次遇見了一個人和我想法一致,對方不會覺得我不正常,不是沒嘗試過跟朋友吐露心聲,不是話到了嘴邊被一件小事打斷活活咽回去了就是被以長輩的語氣勸慰想太多。真的是我們想太多還是這個世界本就是如此令人絕望的,我沒法去辨知。一開始只是想要變成一個和大家都一樣的人,一樣的正常人,可是這個社會對于少數人的包容度是很有限的,根本就沒想象中的那么強,而有些外在的疾病我們能夠用肉眼就能看得見,可那些沒辦法用眼睛看見需要用心才能去發現的呢?那樣的人難道就注定會被區別對待嗎?還記得在 《愿有人陪你顛沛流離》中看到一個故事,大致內容講述的是:一個女人因為受了刺激變得神神叨叨最后去了專門收精神病的醫院,出院的時候她其實病早就好了,也開始想認真的工作養活自己,只是誰都知道她是從精神病院出來的,沒人愿意和她親近,后來又瘋了。身邊有很多很多類似的例子,就像我一個遠房親戚,因為年輕氣盛打傷了人進了監獄,幾年之后出來決心要好好做人好好工作可是沒人敢用他。承認吧我們沒辦法去接受那些與我們不一樣的客觀存在,潛意識里的抗拒讓我們成為了不同的人,偏見有時候真的是種可怕的東西,而這個社會冷漠的態度更是像冬日里的冰雹重重的砸在臉上,這樣的他沒辦法不去在意外界給予我們的批判。我從高中的時候就被人當作同性戀當作異類,直到現在也還是會有人會拿性取向這事來開玩笑,我一直以為的很多東西不去提及無意義的就會隨時間被淡忘,可我不曾想這樣的做法只會助長了那些不壞好意等著看熱鬧的人的囂張氣焰甚至變本加厲的往傷口上撒鹽,有那么一段時間我很困擾,我害怕自己真的如別人所說的那樣,我該怎么和家人交待。我一度懷疑自己,經過無數次的自我否定。
????? ? 有些規律你沒辦法去違背。比如感情沒辦法將就這回事,比如生老病死這回事。你猜不透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你摸不清人心這回事,所以最后活該受傷的那個人是你。誰先認真就輸了。袁老板在他十九歲的時候遇見過一個女孩談過一次戀愛,在一起的時間是一年又三十天,他很愛很愛她,差點丟掉了半條命,中途分分合合不知道多少回,該走的人始終都留不住。他說起來的時候很明顯沒能放下,我不忍心再繼續追問細節。最后那兩個字他先提出來的,一個人難過好比兩個人糾纏不清好很多。后來他刪掉了她所有的聯系方式,扔掉了所有有關于她的東西,以為這樣就能徹徹底底的忘記,可還是會忍不住跑到微博下面去悄悄關注那個人的一舉一動,可是也不會再主動,只要那個人過得好就很好,分開的后遺癥就是在之后的生活中遇到相同星座的人都會后怕。 你有沒有過那樣的時刻,袁老板問我。半晌,我很篤定的回了句:我的青春大概被狗吃了,未曾真正開始就已草草收場。
????? 失意小組很默契的就形成了,兩個求生意志薄弱的人,此刻竟然可以用“死亡”來自嘲,然后最后的結果就是一個人慫另一個人也跟著慫就這么挺到了現在。當我覺得我快要沒辦法扛下去了,又不想活得不那么像自己的時候。我給他發了個信息:你們學校天臺還不錯,我上去過幾次,人很少也很干凈。我這人有潔癖不喜歡太臟的東西,一起去吧!末了袁老板回了我一句“我才不想生前活得有遺憾,死后還要被人誤解去殉情。說我嘴欠的一定是沒見過對方嘴欠的樣子,一句話能把人活活噎死,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啊,每次覺得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沒辦法將一些負面的情緒的發泄出來的時候,就會想象還有這樣的一個人和我一樣在飽受著這樣的心理煎熬,瞬間就沒那么難過了。這個世界會給我們貼上許多與我們這個年齡段不符的標簽,你沒法不去在意外界的眼光,可目前的我們又不具備與這個世界抗衡的能力,有些僅僅只是因為不夠了解就以固定思維妄加揣度,人有時候不那么骯臟的,可就是會有人用他的疑慮將這份善良與單純抹殺掉。我們都忽略了一件事情,就是天性這事是沒辦法改變的。受了傷,失了戀,被人背叛,丟了工作,明明自己已經難過到不行,最后還是會去選擇當一個濫好人,覺得問題一定出在自己的身上,一定是哪里做得不對,一定是哪里做得不夠好才會讓對方覺得那么不安。其實有時候你我都知道問題不在你,可你還是會去找出各式各樣的理由來為對方開脫。人最擅長的就是自我欺騙了。以為不為難對方就是最大的善意,所以在第六感出現異常的時候會主動閃得遠遠地。大家都覺得做出決定的那個人是最無情無理的,可誰又曾看見做出決定的那個人把自己關在一個狹窄的空間里好幾天都不愿意出門。每天的太陽照常升起,街角的小攤販一如既往的為了生計奔波忙碌,單純又不諳世事的小孩依舊嬉戲打鬧,整個城市的機制正常運轉,火車的轟鳴聲仿佛從未停止下來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那些不為人知的傷痕,漸漸的被隱藏了起來,就好像它從來就沒發生過.......這就是我認識的袁老板,善良又溫暖。那些足夠優秀到令人閃光的點可能最后也會沒了蹤跡。但我真的希望那份美好能夠一直保留很久很久。
????? 前些天他告訴我,很想做點什么,但又不知道到做些什么,感興趣的太多,如果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努力到最后結果無法與野心相匹配,那樣的他不知道最后是會選擇現實還是理想,亦或是直接走向毀滅。我不清楚人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一度以為只有我的人生才過得如此糟糕,一步步的摸索前行不停推翻一切否定所有看似有可能的可能性,兜兜轉轉饒了一大圈最后又回到了原點。人生就像一場賭局,我們在賭最后是夢想撐過了現實還是現實最后打敗了夢想。就像很多人不理解的,我拍照拍得好好的,明明正處于一個上升期,就連我爸媽也開始不那么反對了,為什么突然說停就停了。不光別人,連我自己也不能夠理解。可能是等得太久了吧,我的躊躇滿志早已在等待的期間損磨殆盡了。我沒辦法再去想象我為了喜歡的東西吃不上飯的生活,也不想向家里再拿一分錢不辜負我所謂的夢想讓家里人買單,可尚未真正成型的我始終沒能夠靠著自己的能力去養活自己,更別提衣食無憂了,突然我就不那么愛拍照了,我已經厭倦了晝夜不分的生活,也厭倦了焦慮不安的的夜晚,厭倦了和不喜歡的人交流這回事。好在,最后的失意小組,袁老板正在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走下去。他現在在一家美術館當實習生,如果非要做個簡介的話工作大致就是藝術統籌,聽著還蠻高大上的,做的東西和他喜歡的沾邊,工資不怎么高,起碼生存不成問題。真是替他開心啊!我呢,本以為我好好努力好好學習,最后或多或少的會靠近一開始的目標近一點,可是還是灰頭土臉的繳械投降,敗給了現實,輸得一塌糊涂。
?? ?一切都沒變,好像又變了很多,只是我不再相信運氣和努力這回事了。我們依舊會在彼此的朋友圈下面互懟,那些個無病呻吟的夜晚不復存在,也很少會去考慮:如果沒辦法活成 想要的樣子我們最后會變成什么樣的人。因為不管變成什么樣子,我們都有足夠的信心與能力去接受,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成長,我們這樣的笨拙之人始終都學不會投機取巧,只能一步步的慢慢走,路還長,別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