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前幾日,見到新聞,說是小城將開通水上巴士,承擔水上公共交通運輸和水鄉城市旅游線路功能。“找回童年記憶”的煽情,總想著有一天去體驗去回味那不絕如縷的鄉愁。畢竟我的童年、少年和大半個青春,出行靠水運。
? ? ? ?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因時代的限制,交通不便。鐵路、公路基本不下鄉村,只有地處交通要道的鄉鎮才有火車站、汽車站的福利。至于私家車、摩托車、電動車,那還是幾十年以后的事。早期甚至連自行車,都成了稀罕。
? ? ? ? 但江南水鄉,河、港、塘、漾、浜、涇、溪交織,水運發達。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就有私人運營的客船溝通各地。唐朝張繼的詩《楓橋夜泊》就有: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坐船出行自然成了人們出遠門的唯一選擇。
? ? ? ? 至于從事水運的船,叫法各異。航運公司正式的官名叫客輪,后面拖帶的駁子叫客駁;解放前有叫快班、白班的;民間有叫火輪、輪船的等等,不一而足。在我的家鄉,就叫輪船,坐船出行叫乘輪船。
? ? ? ? 至于水上巴士之名,應是改革開放以后才有的稱謂,從巴士引申而來,而巴士又是公共汽車英文叫法的諧音,應是香港那邊傳過來的舶來品。故而,水上巴士,對中、青年來說,應是一聽就心領神會;而對于老年人,尤其是鄉村的老年人來說,可能就一頭霧水了。
? ? ? ? 家鄉秦溪小鎮,地處杭嘉湖水路交通運輸的一個重要節點。據鎮志說,也是一座因水運而興的臨河小鎮。曉事起,小鎮的店鋪就沿秦溪北岸布局,停靠客船的碼頭就在小鎮的正中,是當地最大的一個碼頭。
? ? ? ? 殘存的記憶中,小鎮水路客運有兩條航線,一條至縣治鹽邑,一條到鄰縣通火車的硤城。每天凌晨發班,傍晚返回。
? ? ? ? 早出晚歸,主因是客輪的速度太感人。十幾公里,現在半個小時不到的車程,坐客輪要二、三個小時。尤其是因客流高峰后面又拖帶了一條客駁的話,更是慢如蝸牛。
? ? ? 有人說,我羨慕從前,車馬慢,書信遠,一輩子只夠做一件事,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其實,這更慢的客輪又讓那時多少對農村青年男女,渡過了他們一生中最浪漫的旅途。
? ? ? 那時的農村,有個風俗。領結婚證前后,在擺婚宴舉行結婚儀式前,要到城里照相館拍張結婚照,到布店扯幾件新衣服的布料。
? ? ? ? 自然,新郎、新娘、媒人、七大姑八大姨,林林總總十余號人少不了要坐輪船前往。
? ? ? ? 那時民風純樸、思想保守,這對新人也許還沒見過幾面,尚是第一次坐到一起。手足無措、結結巴巴、滿臉通紅、……是常態。這短短二、三個小時的航程,成就了相遇、成就了相識、成就了相熟,更成就了相知。多少新人,就在這船上相許一生。
? ? ? ? 當然,輪船的乘客,不僅僅只有這些辦喜事的人,還有出門辦事的、走親戚的、到大醫院看病的、……但對于這輪船印象最深的,甚至幾十年后還會念茲在茲的,只有那些出門闖蕩世界的人。
? ? ? ? 也許,在那時并沒有幾十年后的多愁善感,只有激情的期待。特別是那些考上大學、負芨求學的準大學生來說,心中只有充滿幻想的大學生涯。只恨這客輪太慢……
? ? ? ? 值到幾十年后,回首往事,才發現這慢悠悠的客輪,承載了多少初心,蘊藏了多少鄉愁。
? ? ? ? 只是,當年的客輪,早已隨著內河水運衰落而被掃入故物堆。徒留幾張圖片,供人憑吊鄉愁。
? ? ? ? 至于乘著水上巴士,品著細點美食,去尋找童年的記憶,只能哈哈了!
? ? ? ? 不過,也聊勝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