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四十多歲的桂蘭長相很普通,說實話,年輕的時候就很一般,現在都四十多歲了,整天起早貪黑的不是在廚房就是在菜場,還能不一般到哪兒去。但她的廚藝在這條街上很有點名氣,大約這條街上認識她的人幾乎都吃過她做的菜。
桂蘭也不怎么多話,更不像有的女人,逢人開口笑,幾個人站一起可以從東邊第一家說到西頭最后一戶,哪家兩口子因為什么吵了架,哪家孩子上學又為啥遲到了,沒有她們不知道的。
桂蘭不喜歡聽她們說這些,也不愛逛街,身上的衣服也是幾年前的,她整天就愛在廚房里琢磨做什么好吃,買了新衣服也沒啥機會穿,也舍不得花錢把自己打扮一下。但她好像生來就有做美食的天賦,再簡單樸實的食材,也能讓她做得美味可口,她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菜市場。但她熱情好客,做出來的菜也舍得給分給左右鄰居吃,大家都喜歡喊她桂嫂。
她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守在廚房,那時候大家住的都是平房,她在廚房里一動起來,其他幾家男人們的胃都吊起來了,鼻子在那時候也是最靈敏的,那撲鼻香味立刻迎面而來,香飄滿院,吞一下口水好像是酸菜魚。微風拂過,整條街都彌漫著濃濃的清香,似有若無卻穿透骨髓,彌漫在飄渺與現實之間,隨風飄散,走進去滿院都是雞湯的味道。
有的人就喜歡自家媳婦不在家,提上一點小酒就上桂蘭家來了。甚至那些鬧離婚的,女的罵男的花心,見到年輕女的就愛,男的卻對女人嚷嚷:“我也不想花心啊,也想守著你過一輩子,可是你做的飯菜像豬食,你如果有桂蘭那樣的手藝,啥女人也勾不了我。想管住男人的心,你就要管住男人的胃,你能管住嗎?”
就憑這一點,桂蘭的男人就讓很多男人羨慕。她男人姓楊,在家是個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年輕時人有點老相,大家都喊他老楊,喊著喊著,大家甚至都不記得他的名字了。他長得不算很高,可能因為這些年桂蘭投喂得好,整個人都是圓圓的,圓圓的腦袋、圓圓的臉、連四肢也是圓滾滾的。加上他的皮膚有點黑,圓敦敦的臉上一雙小眼睛和一個小鼻子更是反襯出了他的胖。
他愛吃玉蘭做的飯,愛到了胸無大志的地步。下班就早早的回來了等飯吃,他知道鄰居一些男的都羨慕他有個會做飯的媳婦,所以也越發回來得早,吃飯的時候還故意端杯酒吧唧著嘴巴,看到誰還在院子里抽煙等吃飯的,就吆喝著:“還沒吃呢?來、來、來,上我這喝一口。”后來搬到樓房里住,雖然條件好了,但他覺得吃飯沒有了以前的意思。
桂蘭四十歲的時候,兒子要上大學了,那天兒子問她:“媽,您這樣忙活了一輩子,您有過理想嗎?”她想都沒有想就說:“讓你們爺倆吃好喝好就是我的理想。”兒子搖了搖頭,“我以后不在家了,希望您能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她后來想著,她其實是有理想的,小時候寫過一篇作文,希望長大了當一個美食家,做很多美味的食物。當時老師念這篇作文的時候,同學們還哄堂大笑,說她的理想不就是當個廚師嗎?
所以她一直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理想,結婚后,柴米油鹽的日子一過就是好多年,那理想更像跟斷線的風箏似的,越來越遠。以前所有的重心都撲在兒子身上,現在孩子出門求學,她確實覺得沒啥事可干。
她突發奇想,要不自己開個鹵味館,還捎帶賣一些開胃小菜。這樣既做了自己喜歡的事,說不定還能掙到錢,假如以后兒子留在大城市要買房,說不定還可以支持他一點。
自從有了這個念頭,桂蘭就興奮起來,但是她還是沒有自信,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遠方的兒子給她打氣:“媽,你總要為自己活一次,就算不成功,損失的錢就算給自己交了學費。”她鼓起勇氣,無論怎樣,她還是想拼一拼。
桂蘭剛開店的時候只有一個人,一間很小的門面,專門賣鹵菜,里面可以放兩張小桌,傍晚的時候,門口也可以放幾張桌子。她把店開在了自己住的那條街上,店名就叫“桂嫂鹵菜”。
因為她的手藝一直名聲在外,好手藝就是最好的廣告。開業那天,左鄰右舍的都來湊熱鬧,排隊買她家的鹵菜,因此,玉蘭的生意一開張就格外紅火。一張小桌上擺放了涼拌毛豆和油浸紅辣椒,鮮紅與翠綠的顏色煞是好看,這些小菜其實是勾引吃客腹中饞蟲的。大家眼睛就這么一看,口腔里的味腺就有液體分泌出來,是由不得人的。據說還有人專程跑來要這些小菜的配方。
每天桂蘭就早早的去菜市場買來食材,清洗干凈,然后開鍋鹵制。流動的風,把鹵菜誘人的香味吹送到了街道的每一個角落,人們忍不住從每一個角落好奇地探出頭來,聞著味就知道她的鹵菜什么時候熟。
桂蘭的鹵菜館大約每天下午四五點開始營業,來的食客多半是為鹵菜宵夜而來,三五個好友,幾瓶啤酒,兩個時令小菜,一盤拼鹵有葷有素,愛吃雞爪或豬蹄的,就另外單點一份,因都是知己好友,也不用注意吃相,一口酒就著一口爪子,即使那些免費的小碟泡菜必會用紅剁椒點綴上面,讓人垂涎欲滴。
桂嫂鹵菜漸漸的出了名,方圓幾十公里的人都慕名驅車而來。
于是生意越來越好,餐館順風順水地在另一條街開了分店。玉蘭分身乏術,就從自己老家托人請了一個很能干的叫九妹小姑娘過來幫忙。老楊自然也成了分店的經理,他本來在一個廠里上班,人胖就懶,靠業績拿工資的他總在廠里墊底,看媳婦生意越來越好,就辭職了。
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手里錢一多,老楊的變化也隨著多起來。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也不愛吃玉蘭做的飯了,喜歡進出高檔的酒樓了。
九妹負責收銀端菜,不幾天丑小鴨就變成白天鵝了,她懂得把胸脯挺高,把腹部收緊了,還懂得把眉毛修細把目光放開了,染了栗色的短發,脖頸上戴黑色骷髏項鏈,也越來越有城市少女的模樣。
要說九妹確實是個做生意的人才,只要吃客舍得花錢,九妹的笑容就能討好到了什么地步,恨不得把笑容從臉上摘下來送給別人。她在家時母親總是說,女人要趁年輕飽滿的時候嫁出去,不然等熬到二十八九就尷尬了。如果不能在城里落腳,就只能回到老家,走上母親的人生老路,回鄉下種地去,然后不到四十歲就成了一個干瘦的老太婆,每每想到這些九妹就覺得晚上睡覺渾身骨頭都疼。
老楊這人,長的不咋地,卻喜歡唱歌,還蠻有天賦,現在心情好,整天就哼著“九妹九妹可愛的妹妹”。這個九妹確實可愛,年輕,緊致的肌膚穿著套裙,那個小屁股,小腰扭得不知比自家的黃臉婆好看多少了。老楊也不像以前整天聳頭聳腦,現在走路昂首挺胸,意氣奮發步履輕盈了。街上的人也很會看勢頭,再也不喊老楊了,大家都喊楊總。
桂蘭每天忙忙碌碌,兩家店子的食材都需要她親自準備,男人好多天沒和自己睡了也不記得,心里想著這么老實沒出息的一個男人誰會看上,雖然有很多人在背后竊竊私語,但大家都不好說給這個善良的女人聽。
那天本該去菜市場采購食材的桂蘭不知咋的先順路去了分店,打開分店的門,迎面看到的是九妹妙曼的腰肢和老楊裸露的隆起的腹部。一下子擊昏了堵在門口的桂蘭。
氣急敗壞的她在這個清晨叉腰罵街,罵出了這輩子自己知道的所有惡毒的話,她罵老楊的良心叫狗吃了,罵九妹是個狐貍精。有如一攤爛泥泄在地上,雜亂無章地哭嚷叫罵了三天三夜,店子也沒有開門。
兒子打來電話,她已經三天沒吃沒喝,兒子說:“媽,您當初為什么要開餐館,難道是為我爸嗎?”
桂蘭好像想明白了啥事,翻身下床,眼淚全無。第二天一大早,和所有的清晨沒有任何不同,大街通暢,有汽車緩緩的行使在清晨的馬路上,玉蘭去菜市場挑選食材,重新開鍋。
她再也不去管分店了,因為只要單獨和老楊在一起時就掩飾不了自己內心的激憤,桂蘭得費很大的勁才能壓抑住隨時會奪眶而出的眼淚。
盡管桂蘭極力地回避著老楊。老楊卻帶著九妹來找桂蘭,要和她離婚。桂蘭這次沒有哭,二話沒說就去把婚離了。
老楊帶著九妹照著桂蘭的方法鹵菜,可能是味道不對,很快就經營不下去倒閉了。
別人說給桂蘭聽時,桂蘭只是笑笑,或許無人知曉的一瞬間,多少時光就像水一樣在桂蘭的微笑里千回百轉。桂蘭再也沒有和人聊起過老楊,一門心思開始經營自己的小店。
只是夜深人靜的時候,離婚時也沒哭的桂蘭,眼淚就會撲簌簌掉進鹵鍋,濺起一朵一朵褐色的水花。
她從此只專心經營著這家老店,每天就準備二十斤鹵菜,賣完就收手,隨著她的名氣越來越大,每天晚上的客人也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勸她把門店擴大,多請幾個人幫忙,玉蘭也只是笑笑。
很多年后,兒子帶著媳婦回來,住在母親新買的房子里。在店子里看到媽媽優雅又從容地站著那里,指揮著幾個人搬運東西,原來時間真的可以治愈一切,包括傷口,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也不管你是刻意的還是無意的。恩恩怨怨,喜怒哀樂,全都看不到了,忽然間兒子忍不住淚流滿面,一把抱住了母親。桂蘭依偎在兒子溫暖的懷里,只是靜靜地微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