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魔咒一樣,人生的某個或者某幾個階段總是會被一些事情所誘惑,然后幡然醒悟時有可能為時已晚。
小時候不喜歡讀書學習,長大后都在感嘆假如能重新,從小應該好好學習什么的。青年時候沉迷游戲,網絡,現在知道責任重大,都想著以前的自己真是太幼稚了,還會沉迷于網絡,真是不可思議。似乎成長總是伴隨著后悔,現在知道以前做得事是錯得,于是去后悔,反思。
沒有什么會一直等你,等你不忙有時間之后去做事。假如你要開始一件事,最好的時間大概是去年,其次是現在。假如人人都要犯錯,我希望小時候這些錯你已經全部犯過了。因為那個時候相對來說,試錯的成本是最小的,這大概可以叫做經歷。
糾結和猶豫是兩個阻礙你前進的絆腳石。似乎成年人總是比小孩子糾結,據說這叫無知者無畏,成年人知道的太多了似乎需要綜合各個方面的因素來考慮問題。必然的問題就是考慮的時間太長,延誤了所謂的時機??傇谥v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成功,天時地利不可掌控,而人和是個什么概念呢,是你自己準備好迎接這個挑戰了嘛 。人和是能夠自己掌控的,倘若你時時在猶豫和糾結,必然錯過一大波機會了。
幾件事情應該越早開始越好;第一是獨自去遠行,我自己在18歲以前從來沒有走出過自己的家鄉,直到20歲才有機會獨自去遠行,去看一看這個真實的世界,這是培養獨立人格的重要一步。第二嘗試獨自完成一個日常復雜的事,如做飯,購置家庭用品,準備衣物去上學之類的日常看起有點復雜的事,第一次做完之后,大概會懂得什么叫成就感;第三是嘗試深入思考,不只是看書面的文字,理解文字背后的內容,作者在何種情況下才能寫出這么個作品,什么原因造就了某種現象。第四是嘗試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不是獨自生活,而是總有那么一段小時光是屬于你自己的,比如獨自早起的兩小時,晚飯后的閱讀時間等等。任何一件事看起來都那么簡單,但是能夠堅持做到卻不是那么簡單一件事。
最近幾年一個詞叫做試錯,以前好像從來沒聽說過似的。似乎是隨著近幾年互聯網公司大行其道的時候出來的一個新詞,轉念一想不對呀,這詞應該很早就有了,因為沒有人一上來就能夠做得很好,必然伴隨著或多或少的錯誤,只不過當時叫做坎坷。職場中貌似老板看中的又兩個能力一個是學習能力,另外一個是執行力,聽某位老師說,這兩個能力的核心只有一個:剛開始的時候平靜的接受自己的笨拙。接受自己的笨拙,理解自己的笨拙,放慢速度嘗試,觀察過程中哪里可以改進,再反復。這是學習一切技能的過程,關鍵在于盡快的開始這個過程,并盡快的結束這個過程,然后持續的改善,精進。
若是經歷,即刻開始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