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給各位先看一篇文章,是今早在朋友圈讀到的一篇談反饋周期的文章。對于這篇文章,我的理解是:如果我們想達到某個目標,相對于提高我們的毅力,建立及時快速的反饋周期是一件更容易實現的方式。
為什么嗑瓜子可以嗑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以上,看書學習卻不可以?------mu peng
很多人問過毅力類的問題,在此一并回答。
人做事情,都需要有個反饋,反饋的周期越久,感覺上就越困難。
先做個實驗,找個空曠地,走直線,二十步,相信大多數人都沒有問題?,F在閉上眼睛,再走一遍,看看還是直線嗎?為什么變難了?(實驗時請注意安全,盡量兩個人配合)
因為沒有反饋。
再來個實驗,磕瓜子,題主能磕一個小時無壓力。我們換個規則,現在你只能磕,不能吃,瓜子仁留下來??囊粋€小時,才把瓜子仁一次吃完。是不是有點無趣了?同樣的時間,瓜子仁也沒少吃,為什么感覺變了?
因為反饋的周期拉長了。
很多大事情,都是由一個個小事務重復或迭代而成,每個小事務中,包含了反饋和校正。反饋的周期越短,越為容易上手??墓献尤菀?,因為在兩秒內就能得到反饋。而學習難,因為學習的反饋周期長。
一個典型的學習周期是這樣:學習,思考,應用,校正。這個周期越短,學習就越輕松。合理的安排學習計劃,縮短學習周期,同樣的東西,可以學得更高效,輕松。
毅力重要,但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重要。
毅力決定了我們可以忍受多長的反饋周期,但沒有決定我們可以學什么,不可以學什么。我曾以為自己背不了GRE單詞,但在應用了合適的方法后,把1,2個月的學習周期縮短在1,2天內,5個月左右就把單詞刷到了2萬多。毅力可能是天生的,但方法是靈活的。
不僅學習如此,很多事情都可以應用這樣的思路。
健身,就對著鏡子舉啞鈴。
減肥,就每天早上稱體重。
考試,就要刷題加改錯。
學編程,就一邊翻書,一邊打開IDE。
買衣服,就要穿到身上照鏡子。
刻意的提高毅力,是一個事倍功半的事,不如思考如何縮短反饋周期,降低學習難度,既提高了成績,又增加了自信。
游戲化學習
這個問題在我們辦公司引發了一場小小的討論,剛剛一位同事給出的觀點:“縮短反饋周期這其實也是游戲化學習中的一個觀點?!本秃帽任覀兌枷矚g玩游戲,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反饋速度更快,而且這種反饋在游戲中還可以大致分為正反饋和負反饋一說。比如殺了一個怪你就能得到經驗值,說不定還能爆出裝備,這就是一種正反饋。同樣的,你因為殺怪失敗,導致死亡,就會受到一些失敗懲罰,比如掉級或是掉裝備等等,這就是一種負反饋。其實這兩者都是需要的。我認為,相對于負反饋來說,正反饋的能量要大的多,舉個例子,你現在在網上經??吹綇棾鲆恍┖躭ow的游戲廣告 什么 分分鐘30級,分分鐘拿神器,分分鐘成霸主,然后滿地的裝備給你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其實就是想告訴你 這里的反饋周期快,你會玩的很爽。當然,游戲的平衡性不再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里。
從跑步中看來
結合我自身的經驗,我發現這種觀念有一定的道理。首先,我先談談我現在還在堅持的跑步。今天是我堅持跑步的第93天,中間不論是否刮風下雨,沒有間斷過一次。很多人看到這里可能會說,你真是一個有毅力的人。但是我告訴你,同樣是早起(6點起床),我嘗試了許多次,但是目前還是不能像堅持跑步那樣一直堅持下來。其實很重要一點就是一個反饋周期的問題。大家看我的朋友圈會發現,我會在每天晚上都把跑步的路徑截圖發到我的朋友圈,這樣對于我來說,首先我看到了反饋,因為這個圖片告訴我,這是真實存在的,同時朋友圈有人會點贊會評論,這樣相當于每一次的點贊或是評論都是再一次的反饋確認,這就給我繼續下去提供了動力。
我的觀點
確立目標,及時的建立與之相關的快速反饋機制,目的就是讓自己不斷和自己確定這件事是有意義的并且是可達成的。至于如何實現反饋 可以采取 記筆記 或是發朋友圈 亦或是求監督的方式來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該文章最先發布在我的公眾號“本的迭代”。對其他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另外,我最近建了一個每日【三件事】監督委員會 的微信群 ,在這個群里希望大家可以相互監督,提高工作效率,優化反饋周期?!救隆勘O督委員會的群二維碼,可以關注“本的迭代”公眾號后,回復“三件事”即可得到。希望大家每天都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