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對節日無感,母親節湊熱鬧,是因為遇見幾位無法定義的母親——
一年級家長開放日結束,我寫了一篇《誰說底層放棄了教育》,賢媽在我的簡書上留言:感謝老師寫這篇文章。我是個不善于表達思想的人,聽到您把《賣火柴的小女孩》講得透徹而生動,我都聽入神了,感覺自己就是書中人!我從來沒有聽過別人為我講故事,這是第一次。
這段話讓我好一陣難過,她應該是三十歲左右的女子,居然從未聽過他人為她講述故事,這么貧瘠的成長經歷,居然沒有磨滅她對教育的向往、對孩子耐心的陪伴,這也是奇跡。而奇跡,不是因為看見而相信,而是因為堅信才看見。這一學期的小賢,玩手指、發呆的時間漸漸少了,小小的眼睛能不時閃到課堂上,今天還復述了好長一段話,盡管聲音還是小小的,但對他已是飛躍,我請小朋友給他鼓勵的掌聲。
《怎樣共讀,孩子才會愛上閱讀》分享會上與家長互動,我點了峰媽的名。當時她臉上飛來紅云,聲音略有些緊張,但回答還是自然的:我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反正就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吧!而真相并不是我看到的這樣,她QQ留言:汪老師,謝謝你那次讓我能當著許多人的面前回答問題,雖然我回答得不好,但讓我走出內向的性格。我是個不善于表達的人,所以不喜歡兒子和我一個樣,想要改變兒子首先改變我自己。
人家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再艱難的事,用深愛做力量,總能愚公移山的。小峰是少見的那種小小年紀就有獨立判斷且勇于堅持的孩子,有時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拋出來,學生給出答案,我都會追問一聲:你確定?小孩子見我這么一問,往往眼神搖擺,筆直舉著的手就畏縮了,但小峰不是,哪怕他的看法只有幾個人同意,他也會肯定地點頭,卷著舌頭說:切(確)定!
《朗讀者》第十期遇見吳純及他母親。董卿問這位中國目前唯一擁有三個音樂博士文憑的鋼琴家,他母親給他印象最深的事情,吳純講著講著董卿的眼睛就紅了(我懷疑董卿也是雙魚座):在我九歲時,爸爸將家里的財產全部卷走,媽媽靠一天打五、六份工來支撐家庭生活和我的學費。那一次我要去香港參加比賽,媽媽將家里的五千塊錢全部拿出來,還找人借了一兩千元,才湊夠我的報名費。我臨行前,信誓旦旦對媽媽說:我一定拿到名次和獎金,把債還掉。結果比賽成績特別糟糕,我也不敢跟媽媽打電話。媽媽急了,給領隊的老師打了個電話,得知我比賽成績不好,她第一個反應是要去機場接我。從我家打車到機場要120元,媽媽舍不得,就坐公交到離機場最近的車站。看到路牌上說此路通向機場,就沿著高速公路走,被人發現讓她離開,她翻過護欄沿著輔路一直走了四五個小時才到機場。我是最后一個出機場的,看到媽媽簡直不敢相信!
都說母愛偉大無私,其實生活中大量的愛不僅禁不起考驗,甚至多打量幾眼就會看出破綻。而在孩子最落魄、最無助的時候,無條件的接納、無邊際的信任,那樣的愛,無論母親,還是父親,才是了不起的。就像《摔跤吧,爸爸》中的爸爸,大女兒多少次在世界大賽中首輪即遭淘汰,亦從未動搖他對女兒的信心!
父母的心,才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長環境!經歷太多懷疑的我,對此事,愈來愈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