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天天向上》,汪涵去接李宇春錄節目。
坐在車里,兩人一鍵開啟“四川話模式”:
說起汪涵煮的面、說起路邊的小賣部是14年前參賽時經常光顧的店鋪……
汪涵感嘆:“明年都十五年了,我都四十六了,太嚇人了。
所以時間這個東西,有時你一回頭就覺得,怎么這么長都過去了。”
十四年彈指一揮間,汪涵已經有了白色的胡子頭發,怎能不讓人感慨。
2005年,他們初次同框時,汪涵還不是當家主持,李宇春也尚且一身青澀。
那時候,人們對“選秀”兩個字還沒什么概念。
但這并不妨礙《超級女聲》橫空出世。
4億觀眾用900萬條投票短信,讓三個女孩一夜爆紅:
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成了娛樂圈選秀時代最初的偶像。
此后,一代又一代超女快男,讓我們記住了無數個名字:
尚雯婕、譚維維、陳楚生、張杰、華晨宇……
屏幕外,我們從小學、初中到高中;
屏幕里,每年都有那么十來個男孩或女孩,陪我們度過悶熱冗長的暑假……
那些命運交鋒的時刻或許早已模糊,那些我們欣賞過的男孩女孩,和我們一樣,都變了模樣。
1
2005年,李宇春還在四川音樂學院讀大三。
被同學攛掇著去報名《超級女聲》時,她身份證和照片都沒帶。
到了現場,看到排隊報名的人太多,她扭頭就準備回去。
恰好,成都電視臺導演就在后面,他對著李宇春說:“哎正好,你跟我們一塊兒進吧。”
當時的李宇春,一頭黃發,不愛笑,“中性風”打扮和主流審美背道而馳。
但海選現場,她一開口,就讓人印象深刻。
嗓音清脆獨特,少了女孩的柔美,卻多了一份瀟灑和朝氣。
之后,她一路過關斬將,從15萬人中脫穎而出。
總決賽當晚,李宇春用一首《愛》,獲得了352萬的短信投票,拿下冠軍。
在那個沒有網絡投票、沒有打榜工具的年代,觀眾都是用手機發短信:
一塊錢投一票、每張手機卡限投15票,許多粉絲跑到大街上問陌生人借手機,短信發了一輪又一輪……
后來,李宇春回憶奪冠瞬間:
自己并沒有“很激動”,反倒是媽媽哭了、對手哭了,許許多多的粉絲哭了……
21歲的大三學生,突然之間,幾乎成了全民偶像。
走到哪里都有粉絲,演出、獲獎、采訪不斷,以及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
名利裹著質疑潮水一般涌來,她難以適應:“有一些荒誕。”
哪怕到了今天,面對鮮花和鏡頭,她依然會感到不適。
此后十幾年,她忙著寫歌、練歌、出專輯……漸漸也成了“前輩”。
2015年,李宇春出道10周年。
她開了一場演唱會,特意換上了10年前她的第一場個人演唱會的演出服:
“胖了20斤,衣服都有點緊了。”
舞臺上,李宇春背對觀眾,和10年前一樣,還是大紅的襯衫,黑色的緊身褲。
唯一改變了的,是當年“刺猬一樣”的爆炸頭,梳成了柔順的短發。
2
和李宇春票數相差30萬亞軍周筆暢,走了另一條路。
決賽結束,簽約后,她覺得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她“沒辦法只單純地唱歌”。
半年后,她選擇解約,隨之而來的是巨額的賠償金、被雪藏……
后來,事業稍有起色,她又去了美國進修。
觀眾喜歡并熟知的《筆記》《星期三的信》,在她看來,都不是屬于自己的音樂。
她喜歡的音樂,是R&B、電子樂、搖滾,炫酷卻小眾。
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掙扎在成名作和喜歡的作品之間。
演出時,看著鏡子里的自己,也會覺得不習慣:
“化妝,戴假發,穿成那樣去拍照,不是我在穿衣服,而是衣服在穿我。”
于是表演痕跡太過明顯,臺風不夠自然……
演出結束,換回便服,才覺得終于自在一些。
今年,?周筆暢參加了《我是唱作人》。
一起做評委的胡海泉很驚訝,這個選秀出道的女孩,竟然是個寫歌、編曲全能的創作歌手。
出道14年,她有自己的工作室,大大小小的獎項也拿了不少。
只是大多數人對她的印象其實和胡海泉一樣:
唱功不錯的一個女孩,沒什么作品,沒什么熱度……
周筆暢自己倒很坦然:“難道我不是一直處在邊緣嗎?我不覺得上進心就是要擠進中心。”
至于追求的音樂不被觀眾接受怎么辦?
她不著急:“如果還是接受不了,那就再等幾年吧”。
3
相比較冠亞軍,第三名張靚穎,在十多年前并不算出彩。
135萬票,和第二名差了一百多萬票。
那年《超級女聲》結束后,天娛將一眾超女收入麾下,李宇春、周筆暢紛紛有了代表作。
唯獨她,沒有選擇天娛,在音樂這條路上,不溫不火了很多年。
直到2009年,她用幾首影視劇的主題曲《我用所有報答愛》《畫心》,讓人們重新認識了這個當年的“海豚公主”。
選秀明星,終于成了實力歌手。
2015年,張靚穎出道十年演唱會上。
她唱完一首《終于等到你》,突然對臺下喊:“你現在愿意娶我的話,你就上來!”
她穿著白裙,好像是鼓足勇氣,又像是背水一戰:
“我已經30歲了,我要做一件我原本20歲就想做的事情,我在這邊等著,我覺得我現在想清楚了,我不想一個人過了,我已經想好了……”
獨自站在臺上一分多鐘,男主角馮軻才姍姍來遲。
他擁抱了一下張靚穎,說了幾句話,便匆匆下臺。
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馮軻,張靚穎的母親也極力反對。
只有張靚穎,頭也不回地戴上了戒指,成了新娘。
用她的話說:“別給我忠告,別教我人生該如何,生命要自己體會。”
此后三年,張靚穎再出現在熱搜上,是被傳感情破裂、母女不和,被傳離婚、新戀情……
張靚穎沒有回應。
只是后來一次采訪,魯豫問她:“如果沒有馮軻你能活得下去嗎?”
她回了一個字:“能。”
她早已不是那個在舞臺上膽怯青澀的小姑娘:
“大家叫了我這么多年海豚公主,但我其實從來沒有公主命。”
作為歌手,她的右耳已經間歇性失聰十年,很多時候,歌唱到一半,右耳就開始聽不見。
心愿也變得簡單:“我很珍惜每次在舞臺唱歌的機會,我希望可以唱很久。”
4
“我最閃亮。”
看到這四個字的時候,你會想到什么?
幾個月前,2007屆快男合體,時隔12年,再度唱起了當年的主題曲《我最閃亮》。
只不過,曾經一群人在臺上,如今只聚齊了5個人。
多年不見的陳楚生拿起話筒:
“你們還好嗎?”
粉絲的回答,是眼淚。
12年前,他以330多萬票贏得冠軍。
這個獎,拿得實在不容易。
西安賽區的海選,他就差點因為“太滄桑”被淘汰。
幾經波折進入決賽,人氣漸漸后來居上。
短短三個月,一首《有沒有人告訴你》讓他的聲音,傳遍了大街小巷。
簽公司、開演唱會、出專輯、趕通告,忙得不可開交。
而人生,就像《超級男聲》的評委包小柏說的那樣:
“所有情緒激蕩的事都是歷史了,從出道到真正擁有市場,還有很長的路。”
突然的忙碌,讓陳楚生想要逃避,也因此深陷解約風波。
此后輾轉12年,他再也沒有一首知名度超越當年的作品。
在不被關注的日子里,他和相戀13年的女友結婚,生子。
生活平淡,他樂在其中:“我覺得天下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了。”
因為在他眼里,自己有很賢惠的老婆,也有很可愛的寶寶,還可以專心做屬于自己的音樂。
時間能抹平一切,也能改變一切。
陳楚生“消失”的日子里,張杰漸漸火了。
與謝娜的愛情,成為奧運火炬手、參加春晚、開演唱會、結婚生子……
事業、家庭,順風順水。
直到今天,他也是公認的“快男第一流量”。
而當年爆紅的魏晨,如今夾在二者之間,不上不下。
當年,他第一張專輯《千方百計》銷量短時間內10萬張,試聽量刷新記錄。
主演的《一起來看流星雨》,也紅極一時。
后來的日子,出專輯,演電影,沒有大風大浪,也甚少出現在觀眾眼前。
參演《一起來看流星雨》的,還有排名稍微靠后的俞灝明。
說起他,總有許多人要感嘆一句“世事無常”。
出道第 3 年,一場事故,讓他不得不在事業巔峰期停下腳步。
再出現時,風光不再,光恢復臉上的傷疤,就用了四年。
復出之后,他燒傷前后的照片時常被人拿出來比較。
“靠臉吃飯”的娛樂圈,失去一張好皮囊,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好在他都扛了過去,《那年花開月正圓》讓觀眾看到了俞灝明作為演員的可塑性。
他唱過一首《其實我還好》,給粉絲,也給自己。
但偶爾,他也會感嘆:“如果沒有那次受傷,我的事業會更好。”
5
6年前,08042號選手,在《快樂男聲》的舞臺上被許多人記住:
“我我我叫華晨宇。”
自我介紹簡單到讓評委目瞪口呆。
初賽幾度被質疑打斷,只有尚雯婕說他是個天才。
這句話在華晨宇奪冠的那一刻被印證。
如今,華晨宇這個名字依舊在各大音樂榜單的高處,演唱會門票火爆到連自己都搶不到。
那一屆令人印象深刻的男孩,還有于朦朧和歐豪。
于朦朧出演《太子妃升職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成了“古裝美男”;
那個覺得自己“很喜歡強力一點的東西”的歐豪,本色出演了《左耳》《悟空傳》……
有的人足夠幸運,多年之后仍然被喜歡;
自然就有人不那么幸運。
9年前,武藝是10屆快男的“流量擔當”。
如今,他對“有歌唱、有戲拍”的陳翔滿是羨慕:
“你現在很紅,我其實有時候也挺想拍戲的……”
聚會上,這些曾經閃光燈下的“天之驕子”們紛紛聊起這些年:
有人去過臺下全在吃飯,孩子跑上來搶麥克風的商演;
有人去演出,化妝師走進來,對著他太太開始化妝;
問起當年的冠軍李煒在做什么,有人打趣:“每天在家里擦獎杯……”
我們迷戀過的偶像,有的越來越好,有的銷聲匿跡。
時間改變了多少人和事?
“第一批90后”,站在了30歲的入口處;
小學作文里那個遙遠的2020,也只剩下不到100天。
屏幕內外,我們都有了自己的要走的路,人生的故事,永不完結。
借快男李行亮淘汰時的一句話:“重要的是,你將會拿出幾分的努力,去面對自己新的人生角色。”
回憶就讓它留在原地吧,我們早已經長大。
“這世上沒有毫不遺憾的選擇,生活也沒有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