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著名的微笑曲線理論,制造業是附加值最低、利潤最少的一個環節。
目前中國絕大多數的制造企業,都屬于微笑曲線底部的范疇,比如自己一直在關注的福耀玻璃、江鈴汽車、格力電器。它們具備一定的研發能力,但距離真正的研發型企業還很遠。
作為附加值最低部分的制造業,如何評價其是否優秀呢?小編歸結三點:成本/效率/執行力。
成本
包括原材料/有形和無形資產的折舊攤銷/能源(電力/煤氣/水等)/人力成本。
前三部分是企業不能控制的,作為中國目前最具有競爭力的---人力成本,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會存在。
比亞迪鋰電池的代工擊敗日本的代工廠商,靠的就是中國廉價的人力成本。
以富士康為代表的臺灣代工業,亦是如此。
效率
1.資產使用效率;總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
2.設備使用效率;固定資產周轉率;
3.資金使用效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借貸資金的使用效率;
4.人力效率;這是執行力的問題,做得比較好的是臺灣的富士康,雖然它一直背負罵名;
執行力
制造企業生產流程:從原材料進貨到最終成品出貨,歐美日企業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和控制體系。國內的制造企業只需要按照這些體系嚴格執行即可。執行力,這是企業文化/企業制度/企業領導者能力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一個較長期過程培育后的結果。
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CMA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