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已有了自己的教學思想,也已有了獨特的教學風格,在圈子內已是“名師”的我,再發展之路在哪?在信息化、智能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如何讓新技術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助力,又如何讓自己的課堂讓更多的青年教師、孩子受益,為他們做好服務?這些一直是我思考并期望早日實現的夢。? ? ? ? ?
2017年10月24日,王佩瑩語文工作室上海嘉定學院研學團隊即將啟程,這讓我看到了路在何方,感受即將要得以圓夢的興奮。
三天的研學之旅是快樂的,充實的。仔細回憶,細細梳理,總覺得說也說不盡,訴也訴不完,心情始終處于極度的興奮之中,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
一、更新了理念
首日上午聆聽了三位大家的演講---蘋果中國區教育行業發展經理沈奇先生、加拿大薩省大學教育學院課程研究總監威爾森博士、華南師大教育學院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焦建利教授,三位大家的演講別開生面,形式新穎,讓我受益匪淺:當今時代,已是“人人為師,人人為學”,課堂變成了師生學習的共同體。試想,如果一個教師還不思改變,還固守在封閉的課堂,必將被社會和時代淘汰。“你學與不學,學生在學”,今日合格的教師首先是一個不斷學習,掌握新技術的教師。前行探索的路上,不要懼怕失敗,“沒有失敗的學習不是真正的學習!”“改變教學,要從改變教師開始”聽著大咖們這高屋建瓴的演講,更堅定了我學習與實踐的信心和勇氣。
嘉定區教育學院花潔副院長的一席話,更引發了我的思考,花院長說:“在我這里沒有困難,有的只是問題。我們就是要把這些問題一一解決掉。”這才是一個教育人的情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會克服一切困難,帶領我的工作室團隊成員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為思路,不斷前行。
二、感受新技術的魅力
嘉定教育學院七個工作坊的研修體驗,讓我一次次被折服,一次次被震撼。研修后,我暗暗對自己說,從此刻開始,做一個掌握新技術的教師,不會,學!不懂,問!
最讓我難以忘記的是去滬江總部參觀對我的觸動。
CCtalk曾經離我很近過,可我沒有接納她,總以為那并不是多么靠譜的事,而當我走進這座托起無數學子夢想的搖籃,近距離接觸她,觸碰她,并聆聽到吳虹院長的介紹,感著這里每一位工作人員的敬業、精業的精神,不由得往日的怠慢而感到后悔。好在今日有彌補的機會,要參加直播,親身感受互加計劃的神奇。
一部手機,一根網線,就這樣神奇的連接起東北麥田與上海匯智湖畔,連接起萬千學子,隨著我們對一片秋葉的講解,學習如何審題、立意!說完最后一句話,一種從未有過的激動與成就感涌上心頭。朋友圈迅速回復的贊揚再次讓我感受到“互加”的魅力!
“互加”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家,我與學生的家,我與老師的家。我會用心的呵護與使用。
三、打開一扇窗
嘉定二中,一座充滿濃濃文化氣息的中學。且不說多功能功能室,也不說整潔悅目的體育場,單單是一棵樹,一角亭,一桌,一椅,……都寫意著文化。在嘉定二中,我在報告廳聆聽師生情感交融的《歸園田居》,感受經典閱讀的魅力。校園中,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鐘書閣”一個充滿濃濃書卷氣與愛的書店。金總對書的執著,對讀書人的愛護,以及“謝書”愛的傳承、延續,讓人感動,在這里,一顆善的種子,一顆愛的種子已被播下。徜徉在書架間,漫步在書櫥邊,心被凈化!新技術與讀書并不矛盾,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上海嘉定教育學院之行,雖然僅僅只有三天,可充實前沿的學習內容,工作坊新型的教研方式,以及團隊研修的智慧,無一不為我打開一扇通往外界的窗。
多年夢想,一朝得圓!這是怎樣的一份豐厚大禮!夢想成真的歡娛,必將化作前行的動力,不忘初心,勇立潮頭,讓新技術,讓互聯網走進課堂,使有限的空間變得無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