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書影斑斕
陳凱歌導演的最新巨制影片《妖貓傳》,這個周末終于上映了。
介紹劇情之前,我們先看一看為了拍攝這部影片,陳凱歌都做了什么。
本片籌備六年、拍攝五個月、后期制作一年。為了拍攝影片,陳凱歌在襄陽平地建造起了一座長安城,開工時同時種下了兩萬棵樹木,等長安城建成后,樹木也長成了,從而真實完美地再現了盛唐都城長安的夢幻景觀。
全片95%的場景都是實景拍攝,沒有綠幕與后期,全部是真材實料的一座城市。耗時六年搭景布局的《妖貓傳》,完美地展現了大唐盛世、萬邦來朝的開元盛景,以及迷霧重重、妖風陣陣的玄幻驚悚。借助影片,陳凱歌圓了自己重回盛唐的夢想。
01
11年前,陳凱歌拍攝的鴻篇巨制《無極》,卻遭遇了極大的惡評。“內容空洞華而不實”“不知道他在拍什么”等差評浪潮般滾滾而來,壓得他幾年都緩不過來。以致在近幾年的網絡輿論場上,在小鮮肉電影票房大賣的現實境況下,他已被新新人類評價為“過了時”的導演。
這部新片《妖貓傳》的拍攝歷程,看得出陳凱歌依舊死磕自己,堅守一個真正優秀導演的信仰。正如在首映式上,他動情地說:
“因為我有電影這樣一個信仰,可以引導我忍辱、精進、不流于俗,在過去六年時間里頭,我感覺自己就做了一回托缽僧,我是一個化緣人,我想繼續做下去。”
本片根據日本作家夢枕貘(原名米山峰夫)的魔幻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改編,講述了一位日本和尚眼中盛唐時代,發生在宮廷的一段魔幻史詩。夢枕貘對這部小說傾注了巨大的心血,30年前開始構思,花了17年寫作,其中15次來中國采風,3次重走唐玄奘的“西游之路”。
02
日本和尚空海,在日本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千里迢迢來到長安,就是為了求得密宗佛法。
此時,長安城里卻流傳著令人不安甚至恐懼的傳聞:妖貓作祟,亂朝害命;皇帝暴斃、太子偏癱。
由此,空海和尚與宮廷中負責記錄皇帝飲食起居的六品小官起居郎白樂天(也就是白居易),一起開啟了追尋妖貓之謎的探案之旅。
陳凱歌影片中涉及的真實歷史人物包括日本空海法師、白居易、李白、唐玄宗李隆基、高力士、楊玉環、遣唐使阿部仲麻呂等人。在真實史實的基礎上,對人物關系及歷史進行了大膽魔幻的再創作,可謂一道包含四分歷史、三分魔幻、三分懸疑的觀影大餐。
片中的布景、美術,極盡奢華與堂皇,用色用光亦堪稱國產影片中為數不多的堪稱典范的作品。陳凱歌借用片中主人公空海的話:好像夢中回到大唐,來表達他自己對于盛唐時期的向往與迷戀。這種迷戀,表現在他對于影片窮盡所能來展現出的恢弘盛大的氣勢上。那時候的大唐,真真的是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啊!
03
妖貓利用幻術殺死了金吾衛劉云樵及其妻春琴,還口吐人言,留下一句“欠下的債該還了”的不解言語,讓人疑竇重生。
借由空海和尚與白樂天追尋妖貓、破解幻術的過程,影片逐漸揭開歷史塵封往事,揭開了三十年前安史之亂以及馬嵬坡兵變的逼迫下,楊玉環之死的驚天秘密。以及,由此揭示的帝王權術、方士幻術結合后令人如鯁在喉的悲涼。
影片中有一條情節主線,始終以兩首著名的唐詩作為引子而推進,一首是李白的《清平調·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這首詩是李白描寫楊貴妃如花容顏的著名詩詞,在片中出現多次,其中一次是妖貓借由春琴之口吟出,來引出妖貓的真實身份,以及30年前李隆基為慶祝楊玉環生日,舉辦的那場奢華的極樂之宴。
宴會的場景,是整部影片布景奢華、色彩絢爛風格的典型代表。紙化猛虎又散作飛花、少年變仙鶴翩翩齊飛、金龍魚飛舞游弋在瓊漿池中的幻術盛景,在花萼相輝樓中交替展現。
李白醉酒后要高力士為他脫靴、在高力士背上揮筆寫詩,之后又投筆入酒池而不改一字的放浪形骸盡顯無疑。此處場景濃墨重彩的描述,展現了陳凱歌對于那個開放、多元、瑰麗的盛唐時代,以及“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的李白的推崇。
03
另一個引子,就是白居易流傳千古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整首詩很長,以最后兩句最為著名: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在這首詩中,白居易描寫了李隆基與楊玉環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影片中的白居易,是一個極度崇拜早生他30年李白的文藝青年,也夢想著自己盡早寫就這篇傳世佳作《長恨歌》。但隨著楊玉環真實死因在影片中的逐步解密,白居易對于何為歷史真相產生了疑慮,并逐漸認識到楊玉環愛情悲劇的真正底色:
盛世時,她是大唐的象征;亂世時,大唐卻不再需要她。
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的陳凱歌,中國傳統文化的迷人之處,通過他的影片,完美地融入在他重現的大唐盛景的絢爛之中。這就是屬于我們中國導演獨特且珍貴的藝術底蘊與魅力之所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崇以及執著、追求完美的藝術品質。
所以,這部新片《妖貓傳》,值得你去影院看一看。體味一下夢回唐朝的穿越感,體味一下李隆基與楊玉環這段歷史著名愛情悲劇,經過陳凱歌導演的重新詮釋后,令人心碎而絕望的心靈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