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聊天時,他說他在看《港囧》,經他這么一提,我才想起來我的優酷收藏夾里還有這部片子。
《港囧》是2015年徐崢導演的一部喜劇作品,我看過他的前作《泰囧》,不知各位看官的感受如何,但是至少在我心里,只從影片來討論,《泰囧》算是近些年國內喜劇片的一個佳作了。尤其是徐崢、王寶強、黃渤組成的三人組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雖然這次的三人組少了兩位,但是沖著這是徐崢導演的作品,又是泰囧的延續,還是對港片的致敬,我想也是值得一看的。
然而,我只是硬著頭皮把他看完了。我不是很懂全篇為什么總是不停的在使用香港金曲,就因為致敬香港電影,所以就得生硬的插入這些音樂嗎?如果我不看屏幕,我真的以為自己在網易云聽著香港金曲歌單呢。
我知道徐崢導演這是在致敬香港八九十年代的港產片,但是這種生硬的賣情懷套路,一點也沒把我套住。
那么他對《泰囧》的延續又做得如何呢?顯然也是失敗的,沒有品牌上的延續,只是照著前作的路子又走了一遍,還來了一個所謂的中年男性的初戀情懷。我認為《港囧》丟失了喜劇的一個很重要的要素----純粹。
《港囧》里沒有再沿用王寶強和黃渤,而是換成了包貝爾。當初的《泰囧》上映時,有人說寶寶蠢萌蠢萌的,聒噪卻不惹人厭煩,也有人說王寶強裝瘋賣傻簡直就是一傻X。但也是好壞參半。而《泰囧》里的拉拉,借用豆瓣部分網友評論:
裝傻裝成了智障,不但不搞笑,而且讓人十分反感。
相較于王寶強,包貝爾是一個沒有搞笑本質的一個人,我肯定他在致青春里的表現,但在這樣的喜劇片,尤其是替代王寶強的角色,敗筆。
沒有之前的搞笑,王寶強演的更搞笑一些。這一系列最沒有意思的一部,有點失望。
《港囧》沒有取得像《泰囧》那樣的成功,有很多人說包貝爾的角色是本片的最大敗筆,我認為這著實是冤枉了他,他一個角色還不至于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從整部電影的框架來看,《港囧》就注定很難再續輝煌。
看包貝爾的戲份對我來說的確就是一折磨,他的表演讓人覺得他在使勁逗你笑。視線模糊時,差不多的身形,蘑菇頭假發,如果你晃神了,可能會覺得寶寶來了。然而他突然的大笑會把你拉回現實。無論是從裝扮還是動作,拉拉都在刻意模仿寶寶,然而演技卻完全沒有模仿到位,反倒是畫蛇添足,這讓包貝爾飾演的包包渾身上下透露著一股市儈之氣,有一種尖酸刻薄之感……強行裝瘋賣傻式的表演讓這個角色更加不討人喜歡。
《泰囧》里,寶寶是可控的,正如影片的成功一樣,一切都在徐崢的可控范圍內。
《港囧》里,徐崢是被動的,一路被拉拉追,這恐怕也預示了影片不可避免的難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