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霍輝
前段時間春運,新聞聯播里播放著記者跟隨幾位乘客坐綠皮車回家的報道,好久沒見綠皮車了,突然有些感觸。想想迄今為止,我坐火車沒有上百次,也有幾十次了,我坐火車的人生也見證了火車發展的歷程。
1、童年坐火車的回憶
小時候坐火車算是件大事了,因為可以回老家了,那也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了。對那時坐火車印象不深,只記得有時過年前,我們一家四口——老爸、老媽、我和弟弟一起坐同一趟火車,直到某個火車站分開。
老爸、老媽一人帶一個娃回各自的老家。有一次老爸帶我繼續坐這趟車回山東老家,老媽則帶弟弟下車中轉去河南老家。那時火車上人再多、天再冷已記不清了,只記得老媽下車時窗外漆黑的夜、昏暗的燈光和冷清的車站。
2、上大學,第一次獨自坐火車
后來,我考上西安的大學,要坐火車去上大學了。我清楚地記得,那時憑大學錄取通知書可以買半價硬座火車票,票價真便宜啊,二十多個小時才十多元錢。
那時的火車票,是一張硬硬的小紙片兒,大約名片的四分之一大小,很小巧。我上大學那會,雖然我家到西安直線距離很近,可秦嶺隧道還沒有打通,去西安要繞秦嶺一大圈,要在安康中轉,在火車站還要中轉簽字。
3、買火車票的記憶
每到放假前,火車站人員會專門到各大高校為學生賣回家的車票。我們班長登記好每人的目的地,大家交上錢和學生證,就坐等火車票啦。
當然,還是硬座的半票,還有學生證上會多蓋了個已享受半票的章子。拿到了火車票,就有點兒歸心似箭了,考試都不想考了,真想馬上回家。
每次春節后返校買個硬座車票還相對容易點兒,剛過完年就要操心買返程票了,而且只能在火車站買票。買票的人很多,排著長長的隊,硬座票倒還好買,大不了沒座位就買個站票吧,也習慣了。
等弟弟上大學,買票就難了,因為生活條件好了,給他買的都是硬臥,春運期間的硬臥票可是一票難求啊!每到放票那天一大早,老爸就去訂票點給他排隊,就這還經常買不到票,只好找票販子買高價票。
現在方便多了,上12306網站鼠標一點,票就買好了,再也不用起大早排長隊了。
4、春運坐火車的體驗
學生的寒假正趕上春運,回家和返校時火車上人最多了,過道上都站滿了人,要想去個廁所都要擠半天。有時候擠火車也要用盡吃奶的力氣。
有一次人太多了,我實在擠不上車,先上車的同學讓我翻車窗,他們使勁把我拽上火車。我還算幸運的,我的同事和同學還經歷過一站站上二十多個小時、行李架上都是人的火車。
5、學生證的妙用,窮學生逃票的體驗
正如那首歌唱的: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窮學生常常借同學的學生證買半票去旅行,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國慶節放假去洛陽玩,借洛陽同學的學生證買了半票,她學生證上蓋了已享受半票的戳也沒關系,買一瓶“涂字靈”一涂,蓋戳處又一片空白啦。這是我唯一一次逃票的體驗,窮學生嗎,可以原諒。不知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體驗?
6、全班一起坐火車的體驗
想起大二暑假,系里組織去青島實習,幾位老師帶我們一百多個學生,坐火車從西安到青島。
那時的我們,第一次全班一起坐火車,大家都很開心,一路上談天說地,非常熱鬧,在硬座上坐一夜也不覺得累。第二天一大早在徐州轉車,老師也和我們一起坐硬座。
工作以后,長途很少坐硬座了,坐火車再也沒有那么熱鬧和開心了。
7、唯一一次沒趕上火車的經歷
還有一件記憶深刻的事——唯一一次沒趕上火車。有一年夏天單位放假,我要去北京老弟家做客。
趕火車前突下大暴雨,路面的積水都沒過膝蓋了。等了半天雨終于小了點,可所有的公交、出租車都停運了,好容易找了個高價的小貨車送我到火車站,可路上一棵大樹被風刮倒,通行受阻,等到了火車站,我那趟進京的始發車已經開走十多分鐘了,而其他的過路車因為暴雨都晚點了。
只好改簽,臥鋪沒了,只好坐硬座了,等了六個小時,晚點的列車終于到了,再次體驗了學生時代的待遇,硬座坐到天明,真不習慣啊。人真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8、從硬臥到軟臥
我大學畢業,老媽回西安探親,順便接我回家。老媽說,出門在外還是讓自己舒服點吧,別舍不得花錢。于是我倆坐了回臥鋪,這是我第一次坐硬臥,也是老媽的第一次。
工作以后經常出差,坐硬臥、軟臥才成了尋常事。
我家小寶寶最幸福了,她沒親歷過人山人海的春運,也沒有過坐硬座熬夜的痛苦體驗。從小,她上火車就是軟臥。
那時她才三四歲,可以和我擠一張鋪,軟臥的鋪位更寬更舒適,所以她從小就開始享受,直到長大了才有了坐硬臥的體驗。
9、2008年雪災中,坐火車的體驗
2008年的雪災,寶兒爸也親歷了一次最艱難的春運。那時寶兒爸在重災區——廣州工作,到廣州火車站一看,廣場上人山人海令人震驚,他怎么也擠不到進站口,看來是走不了了,撤!光擠出來就擠了二十多分鐘,費了半天勁。火車也不按車次開了,都按照方向坐車,只要你能擠上車就行。
過了兩天,寶兒爸終于擠上車了,中間又歷千辛萬苦,路過湖南段內燃機車拖動……漫長的等待……終于晚點N小時后,第三天凌晨一點多到家。路再難,苦再多,也擋不住游子歸家的路。
10、再見綠皮車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綠皮車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都是空調車。2014年夏天,我們全家去東北旅游,有幸又坐了一回綠皮車,這還是寶寶第一次坐綠皮車呢。
從哈爾濱到北安,全程六小時,票價很便宜才28元。又看到車廂頂小風扇搖頭晃腦地吹著,時不時有列車員推著水果飲料的小推車經過,還有人提籃叫賣當地特產……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在東北的一路上,居然看到了好幾列綠皮車,原來綠皮車都在東北煥發著第二春呢!
那次旅游,我們還坐了兩次全臥鋪直達列車,北京到哈爾濱往返列車,整個火車全是臥鋪,夕發朝至且中間不停車,睡了一夜第二天直達目的地。
11、走京張鐵路,景仰詹天佑,為中華驕傲
還有一次坐火車的經歷終身難忘,那次坐北京到八達嶺的動車,帶寶寶去八達嶺長城,這是一段最讓中國人驕傲,也最讓中國人充滿敬意的鐵路一一京張鐵路。火車過青龍橋的時候,真的看到了路邊的雕塑——詹天佑,火車真的走了人字形的路線。
京張鐵路,中國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條鐵路,總設計師就是詹天佑。后來從寶寶的課文里更深入地認識了詹天佑、更細致地了解了這段鐵路,對詹天佑肅然起敬。
12、火車的變遷
時光如梭,光陰荏苒,火車從綠皮車到空調車,從動車到高鐵,人們乘火車出行越來越方便、快捷。
以前從我家到武漢坐火車要十多個小時,現在坐動車三四個小時就到了,然后坐上武廣高鐵,當天就能到廣州、深圳,而以前則要二十多個小時,還要在火車上過一夜。火車的變遷,也印證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時代在進步,人們工作、生活的腳步越來越快。
在動車、高鐵奔馳的列車上,我偶爾會想起:
曾經的綠皮車、
曾經擁擠的過道、
曾經車輪咣當咣當的慢生活,
懷念那段優哉游哉的青春歲月,
懷念那時迫不及待、歸心似箭的心情。
路再遠,水再長,也擋不住回家的腳步。回家!回家!
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聯系本人,簡書ID:輝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