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整整一年了,十二個月,三百六十五天,八千七百六十個小時。
22班的那些同學真的像是一個澄明光滑的玻璃杯,不知怎么一下子就被摔地粉碎,一片片的玻璃渣就再也粘合不到一起了。
《飄》的結尾白瑞德有一段很著名的話:“思嘉,我從來不是那樣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片碎片,把它們湊合在一起,然后對自己說這個修補好了的東西跟新的完全一樣。一樣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寧愿記住它最好時的模樣,而不想把它修補好。然后終生看著那些碎了的地方。”
碎了一地的我們,現在都會有新的玻璃杯再盛起那一杯無色無味的水,肉眼看起來一模一樣。我知道,回憶總是會陷入一種矯情而不能自拔的感傷,真正快樂的人是精打細算眼前或者未來的一切。
于是我開始知道,歡樂不是人生的常態,陪伴也不是最長情的告白,只有珍惜現在的一切,遇到的每一個人,暢游過的每一個地方,呼吸過的每一寸空氣,每一次歡飲,每一次暢聊,所以我感到緊迫,緊迫自己沒來得及眨眼,就錯過今天的日出。我是個急性而干脆的人,但心里卻乘著一葉扁舟,慢悠悠劃過流年的河。
我不是一個特別愛追劇的女生,對于那種冗長繁瑣卻頗具煽情效果的肥皂劇,營造的美好就像陽光下流光溢彩的氣泡,咕嚕嚕一顆顆都是彩虹糖,除了自我麻痹與幻想錯位外,我想不到更好地字詞來形容。但是,偶爾碰上自己喜歡的電視劇,也是如虎狼之勢窮追不舍。
那些讀過的書里,跑過的歷程里藏著你自己的修養。那么電視劇呢?電影呢?身高停滯生長的時候,思維的觸角卻慢慢開始敏感,于是明白了只是藝術形式不一樣,良莠不齊罷了。
最近特別迷上《歡樂頌》,倒不是特別喜歡俊男靚美的錯綜復雜的感情戲,也不愿意糾纏家庭紛爭和婆媳矛盾,只是覺得在那個霓虹閃閃的大上海中有那么一個孤獨單薄的背影在顫抖的時候,有22樓的朋友在身邊,會覺得很安心。同齡人的默契,永遠不用去猜去斗,對于一個職場小白而言,這莫不是最大的驚喜與欣慰。開始了解每個人都是背負著心跳重荷的蝸牛,表面的光鮮下也會有傷痕累累的疼痛。
家庭的重負與糾葛,是樊勝美永遠逃不了的黑洞,是曲筱綃爭權奪利的親人割裂,是安迪幼時苦不堪言的拋棄。愛情的糾纏、分離用另一種友情來慢慢舔舐,慢慢愈合。但我記得,小蚯蚓失戀時抱著關關嚎啕大哭的時候,關關無奈地安慰她說,我們沒有資格傷心,我們要工作要賺錢,要是沒了工作,哭泣有什么用呢!這句話戳到了我的淚點,真的很現實,真實的讓這兩個形單影只的人抱團取暖,相互安慰,相互鼓勵。
對待愛情,無果暗戀的關關雖然放棄了趙醫生,但我不知道現實生活中會不會總有那么一個謝童的出現,一個讓她不再矜持,放飛自我的人。要是沒有他的追求,她會不會一直無言等待?
我記得她說過,自己只想間簡單單地談個戀愛,然后再踏踏實實本分過日子。的確,與一個毫無愛情基礎的人結婚,僅僅因為年齡上限,父母催促就草草將就嗎?至少現在的女孩子再也不會那么順從了,那么妥協生活。
作為一個傻白甜的小蚯蚓,賣萌耍酷發呆,小女生情節滿滿,單純有什么錯呢,只是不希望這個紙醉金迷的大上海讓她沉迷掙扎,道貌岸然的白渣男讓她學會成長,老實巴交的應勤卻是自己心頭上的一根刺,因為愛情,卑微到塵土里,一味妥協,忘卻自我,這樣的小蚯蚓讓姐妹們汗顏,或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再說,愛情里哪里來是非對錯的評判標準呢!就隨著劇情看著脆弱的小蚯蚓變成兇狠的大蟒蛇吧。
誠然,普通人很難會有安迪的苦惱,也很少會有樊勝美極端的家庭,至于曲筱綃的真性情又不知是用多少的金錢地位堆砌而來?或許這些都是拼湊來的悲慘世界,曲折回環的世界好像見不得每個人幸福歡樂,但是不管繞了多少彎路,躺過多深的溝壑,親情在等你歸家,友情在為你搭橋,幸運的路上,沒準會有手執利劍的騎士,佩戴勛章的戰士。所以啊,彩虹總在風雨后,你的苦難有時是別人陪伴至上的榮耀。
我們每個人都是需要一座城的,那座城起碼可以遮風擋雨。當人們都在追尋自己一座城的時候,從來都不會想著去建造一座屬于自己靈魂的城。只有當我們困在城里的時候,才慢慢醒悟,只有一座讓靈魂棲息的城,才是最經得起考驗的,是最堅不可摧的,是最甜蜜溫馨的守望。
一個人,一座城。
南京很大,我很渺小。
22樓的友誼,城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