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過去的少兒時光,不知是人那時年少過于的天真還是那時人們對物質和精神生活沒有現在這樣哪樣多的要求,人們的奢望普遍沒有現在這么的高,幸福和快樂的事總是覺得那么的多。
? ? 記得上世紀的六十年代,我小的時候,我對生活沒有什么太多的奢求。
? ? 一是吃得飽:什么標準呢,就是一日三餐有白米飯吃,不吃菜飯或者粥,肚子能吃飽就算是過得很幸福了,偶爾吃到一餐豬肉那就是很幸福很快樂的事情了。我記我們家那是在隊里是比較困難的戶,鄰居的陳伯媽家里在隊上是最好的戶,她那時是大隊婦女主任,他們家的陳伯父在公社當信用社主任,陳伯媽對我還蠻好的,她家有好吃的,有時也叫上我去吃一點,那瞬間我感覺我是很幸福的人,當然我對她的那份恩情一直存留在心。
? ? ? 二是穿得暖和:平常穿衣我沒有太多的要求,但到了冬天還是希望穿得暖和一些,因為那時的冬天比現在冷多了。一個冬季一般要下五六場雪,有時這場雪還沒完全融化又接著下雪,湖面河面上結的那個冰呀厚厚的,十幾路寬的珊珀湖上都走得人,那溫度是零下十幾度的,沒有厚厚的棉衣棉褲真是無法度過那寒冷的而漫長的冬天。我記得我年年冬天都是穿上了厚實的冬裝,只是一件棉襖要穿上二三個冬天,衣袖有時快到胳膊肘上了。可隊上也有穿不上厚厚冬裝的孩子,就穿些舊絨衣絨褲的,一起到雪地里玩雪時,凍得瑟瑟發抖的,和凍得發抖的孩子比,我的幸福感就油然而生。
? ? 那時農村的孩子在精神生活方面不是很豐富,電視沒得看,收音機也沒有聽的,那時公社好像還沒有電影放映隊,二個多月的時間才看到一場由縣電影公司下鄉放的電影。那時聽說放電影的要來了,前幾天就高興得要死,實在等不急了,隊上的幾個伢子晚上會來回跑二三十里路到旁邊的大隊去看電影,電影放到自己大隊了,盡管放映的是先天看過的影片,也會看到挖了臺腳才回家。那時能看上場電影真是覺得是一件很愉快和很幸福的事情。
? ? 那個年代,農村沒有什么弄錢的門道,家里雞生蛋到商店里賣幾個錢要稱鹽打醬油買煤油等生活日用品,商店里文具柜里的小人書幾分錢一本,大人也舍不得買幾本給自己的孩子看,有時又哭又鬧了半天我母親才給我買一本最多兩本,小人書到手后,那高興那幸福就沒法說了。
? ? 我生長的地方,是縣里很偏僻的地方,小時候沒去過遠門,偶爾父親或是母親帶我到對河的保河堤碼頭(一個公社所在地)跑一哈,那真是了不得的事情,中午吃上一碗肉絲面、吃上一個或兩個紅糖包子,那要在心里歷久彌香,逛一下小碼頭都會有長時不退的幸福而美好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