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篇
第三站,壺口瀑布。行程兩天。山西一側壺口瀑布在臨汾的吉縣。在去往吉縣的行程中一定要繞道去洪桐看飛虹塔!乘火車從平遙到臨汾的洪桐縣。后從洪桐縣乘火車去臨汾市,住臨汾海友。再從臨汾到壺口。這兩日行程緊湊而辛苦。美食?壺口附近產的吃黃河水長大的蘋果算是美食吧!趕路沒顧的上到當地覓食,自備蘇打餅干、點心、零食做干糧。路上補充的唯一物資就是當地的蘋果。壺口蘋果甜脆,于家鄉的蘋果一樣美味。
飛虹塔:在洪桐縣霍山上的廣勝寺中。到了洪桐縣我內心是有些小激動的,爺爺在世時經常會自己哼唱幾句蘇三起解:“蘇三離了洪桐縣將身來到大街前···”我便在心里對爺爺說:“孫女兒我跑到洪桐縣了!”廣勝寺在洪桐縣外17公里,屬于“縣郊區”吧,雖然遠但有公交可到達。但是公交車只到霍山山腳下,得爬到山頂方可到達廣勝寺。我們當天去時是旅游淡季,又非節假日,山下沒車,打開叫車軟件一時也沒搜到車,只好背著沉重的行囊走了盡半小時山路終于到達目的地!廣勝寺雖然建寺很早(東漢),但是經歷戰亂、地震,現存建筑主要是元代和明代重建的,飛虹塔是明代重建的,是我國現存最完好最大最美的十三級琉璃塔。塔外大小構建都是燒制而成的琉璃,嚴絲合縫,各種神仙、瑞獸色彩斑斕鮮艷、活靈活現!在太陽照射下塔體熠熠生輝閃閃發光就像飛虹塔的名字一樣如“雨后彩虹”。可惜我們去時陰天,沒見到亮晶晶的飛虹塔。意外收獲:陰天風大游客少幾乎沒人特別清靜,風吹的塔上銅鈴發出悅耳的叮咚聲,遠處幾株含苞待放的桃樹被風吹的搖曳生姿,建在山頂的幾百年的寺院高塔,那場景有種空靈飄渺的美!廣勝寺分上寺、下寺。下寺在山下,主要是元代建筑,有元代壁畫,現在壁畫已經被保護起來不讓參觀了。下寺旁一汪清泉-霍泉。
壺口瀑布:在臨汾住了一晚,一早趕往吉縣壺口瀑布。上午沒有直達壺口瀑布的車,只能到吉縣,從吉縣再坐車到壺口瀑布!全天只有下午四點有班車直達壺口!呵呵,給游客帶來的不便反到是給一小部分人賺錢帶來了便利!我們沒時間轉來轉去,只好找了一輛拼車去往壺口瀑布往返吉縣。(也可報旅游網攜程、途牛等一日游,但是我們要趕火車去大同,對時間有要求的)在吉縣去往壺口瀑布的路上途經壯觀的黃河峽谷,一路盤山道,在山勢平緩的地方都種滿了蘋果樹,再晚半月蘋果樹開花,或是9月份蘋果成熟季來,那場景色彩會更豐富更美!到達景區時,還未見瀑布就聽到轟隆隆的水聲。3月末4月份和9、10月份是看壺口瀑布的最佳時間,以4月份最佳,因為此時趕上了桃花汛,是瀑布水量最充沛的時間。形容黃河如何偉大、如何壯觀的詞句自古有之,而且好多,我不必拿來借用,只是分享一下我自己的體會:壺口瀑布,讓我見識到了水的力量之美!瀑布那是瞬間崩發出的力量磅礴之美!而過了瀑布的下游又是平緩柔順之美!“剛柔并濟”,來了一趟壺口,見到這里的黃河水也給自己上了一節人生課堂!
臨汾印象:在作旅行攻略外,我聽到的關于臨汾是在《朗讀者》節目中,臨汾艾滋病學校校長郭小平作為嘉賓朗讀的一篇短文。“天呀,我這是要去的什么地方呀?!”這是我當時看完節目心中存在的疑問。旅行回來后,我慶幸我生在、長在家鄉!珍惜現有的!非親眼所見是想不到,生活環境的艱難與困苦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一路上所見只是置身事外的一瞥,就有了些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