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有師父嗎?
年少的你,自尊心強,對誰都不屑
讓你拜師?
沒可能!
工作一段日子以后,
眼見身邊是各種各樣的90后,
很快地你發現,當今的年輕人,
不管是邏輯思維,還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都已經在很短的時間里,逼近你甚至超過了你.....
很多東西你不懂,
好多新做法你也不會,
遇到這些新問題,你巴巴的跑去問一個懂的人,
卻發現這位“后生仔”,大概小你十歲,
于是你張口結舌,
只好愣在那里......
有人說“出名要趁早”,
實際上,“拜師更要趁早”!
年輕就可以理直氣壯、大膽提問、被允許犯錯,
我是說,假如你還沒有48歲.....
反觀你自己,
年紀不老,牢騷不少,
看別人做事總不順眼,
總忍不住指手劃腳,議論多多,
真的有年輕人來請教你時,
你滔滔不絕,說得唾沫四濺,
你以為你是“樂于助人”,
其實你是為了那點自尊心,
享受“為人師”的成就感和愉悅感,如此而已。
你心里暗暗想著,
如果有得選,
我當然要選“好為人師”,而不是“拜人為師”,
那縱橫開闔,那高談闊論,
讓人興奮,多有快感。
可是你就是忘了,
常做人家的師父,多半使你維持在原地,
拜人為師,才能繼續不斷的提升,
所謂拜師,真正的秘訣在于放低自己,
真的強者,都無比謙卑。
師父是這樣“一種東西”,
年輕的時候,你不屑于有,
年老的時候,你求不來。
師父是這樣“一個物種”,
他是領域里的強者,帶你入行,給你謀生的飯碗,
他是知曉人性的智者,教授你通達人際的奧秘,
他引領你,找尋信仰和人生的意義。
師父就是師父,
他指導你,引領你,
他鼓勵你、激越你,
他批評你,鞭策你......
如果你沒有師父,
難的不是在嘴,而是在心,
別為了獲得心靈的舒適,
而失掉那更有價值,真正寶貴的東西!
你有師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