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業務分析系列:2017/1/3
百度百科的解釋:社區是若干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聚集在某一個領域里所形成的一個生活上相互關聯的大集體,是社會有機體最基本的內容,是宏觀社會的縮影。
簡單點地理解,社區是一個限定范圍的區域概念,社區包含著有限的人群數量、資源數量,社區里的人共用同一套基礎公眾設施,消費有限的社區資源/服務。社區同時也是閉環,人一生中的大部分行動,包括吃喝玩樂住,學習教育成長娛樂,多數都能夠在社區內部得到滿足。
人一生中的關系主要分為以下幾種:親人、朋友、同事、同學;對于社區中的人的關系,主要為鄰居,而鄰居很多情況下包含了朋友、同學這兩種關系。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住房結構的變化,朋友這種關系的確在鄰居的歸屬中變得越來越弱。因而造成了現在“居住對門好幾年,仍然相見不相識”的普遍現象。
由現象可知悉部分細節。基礎設施方面,社區擁有著由政府為背書的社區醫院、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社區集市、以社區為范圍的教育學校等基礎服務設施。細化到居民生活,則包括衣食住行。
購物,社區配套的大型購物中心、廣場,社區大中小超市,便利店,加上當前成熟發展的各種線上電子商務,居民的購物需求從形式上而言能夠被基本上地滿足;
住房,房地產市場的火熱,使近幾年住房數量指數級般地上升,同時伴隨著炒房等市場行為,房價也跟住房數量版指數級地上升,使買不起房的人更買不起房;
出行,社區由于是個區域性的概念,社區的出行更多的指往社區外走,當前已經具備且成熟的方式:公共交通如出租車、公眾巴士、社區內便民服務車,當然今年還出現持續仍在火熱的共享自行車;另外,對于城市社區居民而言,私家車也是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食,主要包括住家烹飪、外出就餐兩種。住家烹飪需要解決最大的問題就是食材的購買,現在住宅周邊肉菜市場配套相當比較完善,包括大型超市也附帶蔬菜市場的屬性,另外生鮮電商的崛起也滿足了部分人的線上購物需求。外出就餐需求由線下周邊餐飲滿足。(外賣也包括進外出就餐的一種)
回顧以上幾個社區居民生活中的幾個大方面,都有哪些解決方案已經能夠很好地或基本地解決了用戶的需求?
在線上購物方面,市面上幾大綜合性服務平臺,如天貓、淘寶、京東能夠滿足用戶的絕大多數線上消費需求,各垂直領域的電商也做得非常成熟,如聚美優品、本來生活;在購物上,由于已有成熟的線上解決方案,和線下成熟的物流配送體系,并且多年來的用戶線上消費培養教育,使得用戶會主動去尋找服務。
在線下購物方面,社區范圍內各大大中型百貨商超仍然是社區居民的大單購物首選,而對于日常小單消費則更多依靠于周邊小超市、便利店來解決。
對于這部份線下消費/服務提供商,需承擔比物流配送費用更高昂的店鋪租金費用;那么要做到和線上購物般低價透明,顯示是不太實際,要做到低級只有一種方案,就是擠壓降低商品服務質量,這種做法無一利而有百害;或者換個思路想,基于線下服務與線上服務的差異,線下服務其實與線上服務的在于線下消費在最終消費之前是摸得著看得見,用戶在大多數情況下更相信自己親手摸過親眼看過的商品是更高品質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另外,線下服務由于資源量有限,同個消費/服務再多數情況下會被重復消費。
那么基于線下服務的這兩點特征,社區消費/服務,是否可往高品質、高口碑的反向去做呢?完全基于商家自己去做起口碑,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或者就需要一個平臺去做這么一件事情: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打造社區口碑服務平臺,幫助用戶了解周邊口碑商家,幫助高品質的商家服務更好的切入到社區內容。
PS:上班前偷閑,后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