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號,4月22號,奧科美組織的農場云客戶線下聚會暨測土配方科學施肥技術交流會在昌平和大興開展,地點選在昌平興壽老張草莓園和大興漢良牛奶西瓜采摘園。
1、昌平
專家:海得斯土壤調理修復研究所曹凱教授、王明弟所長;
奧科美:張志強總、韓明杰、賀小龍;
農場:老張草莓采摘園、興壽秀秀草莓采摘園、懷柔九種葡萄采摘園、北京御溪園蘋果種植園、延慶萬果果園、懷柔軍平種植專業合作社、昌平六合成野豬園、神州香鮮生態農業技術研究所;
2、大興
專家:海得斯土壤調理修復研究所曹凱教授、王明弟所長;
奧科美:賀小龍;
農場:漢良牛奶西瓜采摘園、李家巷西瓜產銷合作社、綠福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龐安路西瓜專業合作社、北京安定安辛果園;
通過交流發現,北京地區的農場合作社等,多數是以觀光采摘為主,對蔬菜、水果等的品質重視已經走在全國的前列,然而,在如何協調有機肥、化肥及生物肥料施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誤區,部分農場認為化肥是萬惡之本,在當今的土壤狀況下,又把有機肥和微生物肥料當做救命稻草,其實不然,曹凱老師向大家詳細介紹了什么是測土配方施肥,為什么要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對無公害標準來說,即要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提高產量,一定要發揮有機肥料的穩(改良土壤)、化學肥料的快(提供養分)、生物肥料的促(微生物的活化作用)。曹老師語言風趣幽默,善于借助很通俗的例子來講述自己的觀點。幾十年的一線工作經歷,讓曹老師做到了真正的從農民中來,到農民中去。他的經驗,來自于他的實踐。
作為一名常年在基層指導講課的落地專家,曹凱老師對食品安全問題也是看的格外透徹,對于農場來說,要實現標準化種植的關鍵在于數據的呈現和積累,如何讓消費者相信你的瓜果蔬菜是無公害,土壤數據是基礎,通過對土壤進行化驗,農場主可以清楚明白的知道農場地塊的肥力分布,借助奧科美平臺的基地服務部門,根據土壤數據、種植的作物等因素來選擇什么樣的產品適合該地塊,真正做到測土配方施肥、科學平衡施肥。通過曹老師現場的技術培訓和座談交流,最后7家農場報名要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前期的試驗示范,對此,曹老師也一再強調,技術是用來解決問題的,醫生只有技術而沒有配套的藥房也做不到藥到病除,相信這批試驗結果出來以后能夠讓更多的農場認識到測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