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下班走在回家的路上,前方干凈的柏油路上忽然鋪滿了一片歪歪扭扭的“毛毛蟲”,定睛細看,原來是落在地上的條條楊絮。仰望那滑溜溜的楊樹枝干,一抬頭便覺得那——春,真的來了!
故鄉叫楊絮為“毛毛菩穗兒”,毛茸茸的、軟綿綿的,掛在樹上隨風搖擺,落在地下彎彎曲曲,形狀像極了毛毛蟲。這只蟲子大抵是萬物蟄伏的整個嚴冬過后,第一個醒來的“蟲子”!
毛毛菩穗兒總是來得靜悄悄的。楊樹枝干上來不及鉆出一個芽、長出一個新葉,整個狀態和冬天并無二致,可是忽然一天,也許就是一夜之間,楊樹的枝干上就掛滿了長約三寸的毛毛菩穗。有一天早上你推開門,然后一腳踩在軟綿綿的毛毛菩穗兒上,驚得你慌忙抬頭去看那大楊樹。啊哦!你會驚呼,一夜之間楊樹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全身長滿了那軟綿綿的絮狀物。
楊絮落地,春就真的來了!灰褐色的楊絮不像萬紫千紅的尋?;▋耗菢右瞬毮?。它被隱匿在經過嚴冬侵襲后的光禿禿的楊樹枝杈里,無聲無息,也不散發香味。只在那高高的指頭上感受春天的第一縷陽光,陶醉在那陣陣春風中。等你關注到它的時候,往往是它已經完成了生命賦予它的使命,“落葉歸根”般隕落在大地的懷抱的時候。身世起伏和是否被人關注,它似乎全不在乎。
迎春花、梨花和楊絮是故鄉最能見證春天到來的三個標志。迎春花開得太早,每年不到正月十五,性急的迎春花就會吐出花苞。人們看見迎春花的枝條上有個米粒大的花芽要吐出來了,仿佛就有了盼頭:“馬上就開春了!”殊不知,隨后的半個月天氣依然如嚴冬一樣酷寒。你說,迎春花是不是騙了我們?而梨花,雪白的梨花花開的時候,整個梨樹的樹冠像一大團白色的火炬,這在暗色調的鄉村顯得過分耀目,多少有些不那么協調。而楊絮,它自始至終都更像是一個一輩子活在鄉村的農人,自由而柔軟,高潔又低調,不起眼但很可靠,生命短暫而充滿它自有的意義。
螞蚱、青蛙、蜻蜓、壁虎、蛇、知了、天牛、甚至屎殼郎等都是農村娃娃的好玩具,只要不是冬天,這些玩具都隨時隨地可以抓到,可是一到冬天,這些玩具就全部被老天爺收了回去。憋了一整個冬天沒有玩具玩,終于等到了天上下“毛毛蟲”,大家聚攏在楊樹下,撿拾那一只只的“毛毛蟲”,把一只“毛毛蟲”撥弄來撥弄去,讓它做出各種扭動身體的姿勢,當它是活的毛毛蟲玩!調皮的男生會帶上一只到教室里偷偷放在女生的文具盒里,女生打開文具盒猛一眼看到那毛茸茸的東西往往被嚇得嘰哇亂叫,身后則傳來剛剛鬼鬼祟祟的那幾個男生得意忘形的放聲大笑……
孩子們笑了,笑聲震得那教室的窗玻璃嗡嗡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