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動作用的是持劍拿法(Ken Grip),等球完全停穩后拉球,先用小皿接住球,然后再拋起球用大皿接住,最后拋起球止劍。日本一周是一個“組合動作”,由小皿、大皿、止劍這三個動作組成。剛開始練習時大家可以將其進行動作分解,下面我來為大家一步一步詳細的說明。
STEP1
首先第一步是持劍拿法的小皿動作,大家可以注意到,我在拉球時并不是豎直的拉,而是有一個輕微的向外勾的動作,這個發力技巧類似于“游泳”,但是力度要小很多,我們的目的是使得球孔朝上并面向自己,這有助于我們最后的止劍動作。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持劍拿法用小皿接球時,小皿需平行于地面,同時劍身橫在身前。
STEP2
第二步是小皿到大皿的轉換。小皿拋起球時需保持小皿仍與地面平行,使得球只受到向上的力,而保持球孔的位置相對穩定并面向自己,隨后用大皿接住球。拋球的力度需適中,同時需在球拋起后劍身完成從小皿朝上到大皿朝上的轉換。
STEP3
終于到了第三步了,這一步也是日本一周動作中最難的一步。大皿拋起球后,需使球孔向下翻轉,然后完成止劍。在拋起球時,有一個“向前送”的過程,這時發力的軌跡不是豎直的而是向斜上方(從側面看是斜上方)的,相當于在球離開大皿之前使它獲得翻轉的慣性,從而拋起后繼續翻轉,導致球孔朝下,隨后劍身豎直放于球下,等球止于劍上。
好了,最后我們在回顧一下“日本一周”的完整動作。這個動作最重要的在于對球孔位置的把控,從一開始便為最后的止劍做鋪墊,通過發力的角度實現控制球孔的翻轉變化。
TIPS
小提示:每一次完成動作的過程中都可以通過下蹲來進行緩沖,這樣可以減小球下落的沖力,保證你更穩地接住球!
關于在中國推廣的FRIDAY
我們是日本劍玉協會在中國唯一認定的推廣團隊,而主理人易建彤(Tong)更是第一個華人成為日本劍玉協會海外教練(協會4段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