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前年吧,因為買土烏雞蛋,我認識了村里的老游。那時我正在參加天心閱讀活動,認識許多閱讀推廣人,城里人對來自農村綠殼的土雞蛋很喜歡,一塊五一個又實惠。于是替他無償的銷掉不少雞蛋。
?老游六十多歲的人了,身板扎實,說話聲若洪鐘,不急不慢,一看就是個厚道人。他常要我去拿菜吃,自己菜園里種的,冬有蘿卜白菜,大蒜萵筍,夏有瓜果豆角,秋有玉米紅薯,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他每年要喂養十幾頭大肥豬,二三十只烏雞,豬屎糞、雞屎糞正好種菜,菜葉紅薯藤正好喂豬,烏雞趕到后山上去,敞養的,雞們野性十足,飛跳自如,你徒手肯定是抓不住的。
?他還養了三條黃狗,其中一條瘦小的是母狗,其它的是其狗崽。頭幾回去他家,黃狗隔老遠就叫,一叫就沖上來兩三條,我從小被狗咬過幾次,所以有點怕。后來去得多了,它們挺精怪的,叫一兩聲就走開了,分明是提醒主人,來客了。
?剛開始,我見老游一個人在家,有這么多豬、雞、狗,樓上還有幾箱蜜蜂,一個六十幾的老人了,他怎么忙得過來的?
?原來,他有一個大女兒,遠嫁到了河南;三個兒子,都是大學畢業,在外工作;他老婆在大兒子家帶孫子。
?如果老游不是身體好,哪能這么威武呀!一個壯年勞力,干活也不見得能比上他。
?他說,從小養成的習慣,天亮就起床。然后放雞出去,準備豬食,吃過早飯就去種菜或上山砍柴。中飯到一兩點才吃,晚飯更要等安頓好一切,八九點吃是常事。
?我不忙的時候,總愛去他家扯扯談。他家一棟烏黑的兩層木房子,這是安化最普通的老式房屋。旁邊一棟木屋,是他早些年買了鄰居的。
?老游說,他的屋地基是個風水寶地,從界山下來直到資江入口的電站,這條溪溝叫做大溶溪,沿大溶溪十幾里范圍內,只有三個半好地基,他家這里是一個,老上的陰陽先生看過后說過的。
?上周四晚上,我又去他家拿菜。正好看到幾個人在說話,旁邊停著一輛大奔。老游說,那是重慶秀山的族親回來了,他們那一支,是三百多年前從大溶溪這里搬遷過去的,而安化這里的游家人,是從新化搬來的。
?去年夏天,老游拆了自己的老舊木屋,新建樓房。他老婆及二兒子三兒子回來幫了一陣忙。我看到過他的兩個兒子,敦敦實實的,像老游一樣,忠實能干。到過年前,三層樓房加一層頂樓的主體已建成,外墻已貼好暗紅色瓷磚,只要搞室內裝修了。
?去年建房子那大半年,匠工下班后,他與兒子經常要忙到臨晨兩點,也必須天亮就起來,因為泥水匠來的早。我認為,勞動練就了他的好體格。
?我今天吃完晚飯后,特意騎車跑去老游家玩,參觀了他的新樓房。每層有兩百個平方,分成左右對稱的兩套房,每套是一廳兩房加廚房廁所。老游這棟樓房,坐北朝南,前后都有大陽臺,方便晾曬衣被與休閑,正中間的后面是樓梯,樓梯旁的墻上都開了大窗戶,每個房間也開了大窗戶,通風采光很好。
?我問老游,樓房的框架花了多少錢,他說接近五十萬,由二兒子與三兒子出資的,大兒子在鄭州有兩百萬的大房子,他與女兒沒出錢。但是三層樓有六套,老人一套,四個兒女各一套,還有一套客房。室內裝修搞好,老游估計至少還要二十萬,讓兒子們今年賺錢了再來完成。
?一個山溝里的農民,能培養出三個大學生兒子,我笑問老游有什么訣竅。
?他說,沒別的,小時候管的嚴,一是要求孩子們孝敬老人,他們小時候對奶奶照顧得非常好。二是不許占小便宜,比如有一次兒子們出去玩耍,路上架電源線路,孩子每人撿回來一節丟棄的廢線,被老游脫掉褲子,用竹枝掃帚打得出血,從此再不敢占便宜了,哪怕是撿東西也不敢了。
?他的三個兒子都上的普通大學,大兒畢業于益陽城市學院,二兒與三兒畢業于湘潭工程學院。但是,他們都是高中或大學就入黨了,都是大學里的團委書記或黨委委員,老游要求兒子們專注搞好學習,可他們偏偏都表現優秀,成績好,人緣好,思想好。
?在大學就參與那么多社會實踐活動,工作后更加如魚得水,得到領導賞識,職位上升很快。
?古人將優良品德,概括成“孝悌”,或者“孝廉”,百度以后我知道了,舉孝廉制度始于漢武帝。漢代還沒有科舉制度。
?而老游從小教育孩子要孝順,不能占便宜,正好是孝廉,符合做官為人的標準。
?所以,我更加理解了,老游為什么這樣厚道,子女為什么這么有出息,并非全是源于他的房子風水好,關鍵還是他的家教好。
2017.3.29習作于安化
無戒日更挑戰營 第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