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醫學生,平時也喜歡看點醫療劇,不論國產和美英劇,只要是有都會去看。我可能知道一點其他人對于國產醫療劇的看法,總歸不是那么的好,大家都是懷著挑毛病的態度去看,為的是圖一樂,這也無可厚非。可能是我有些多愁善感了吧,總能被里面的一些劇情感動的一塌糊涂。大家包括老師們都說,醫生要處理好工作和生活兩者的態度,不然容易深陷其中,對患者保持適當的同情心是必要的,不然豈不是沒有任何醫德可言,可是必須把持住,不能讓它泛濫了。所以我現在深深地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處理好這件事情。
除開劇情不談,單論劇里的專業知識好像都不那么的專業,醫生的態度也是和現實生活中的大相徑庭,各種愛情夾雜其中,并不是不允許醫生談戀愛,每個人都有擁有愛情的權利,可是劇里表現出來給我的感覺就是醫生無時無刻都在戀愛中,平常上班時候,為患者做手術的時候,其實有時候陷進去了會覺得醫生這樣的工作環境也是蠻不錯的。可是這種醫療劇播放出來民眾們看了會有怎么樣的想法,就算嘴上不說,潛意識里也會覺得醫生天天不務正業,拿患者的生命開玩笑,甚至當做利益爭奪的籌碼。
隱隱感覺這樣的醫療劇和那些報道醫療糾紛的無良媒體一樣(據我所知,傳媒界的一條口號就是:用文字改變世界)。既然都是改變世界,為什么不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一點呢。幾千年之前人們就明白這個道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只有先做人,才能做好事。小時候也是聽到不厭其煩,兒時所有關于人性的困惑總是因為沒有人做示范。知乎大拿采銅同志說過:至關重要的事情是推動這個世界進步一點點。我覺得也不盡然,就算是我們的力量太小,實在是無法推動世界進步,只要能夠做一縷清風或者一片紅葉,點綴這個世界使人們感到這個世界更美好就足夠了,不敢有太多的奢望。想想那些幾乎手握輿論導向的人,總是做事不經過大腦的思考,還是太浮躁,為了稿酬,為了片酬,不去想想這樣的做法會對社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實力越高,肩上的責任就應該越重。(越來越喜歡:"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一句話)
說到大俠,可能從小的夢想就沒有變過吧,現在依舊有一個大俠夢。為人正義,又總想著如何為這個世界點亮一絲絲光明,為這個世界畫上一點點彩虹。讓寒冷的人溫暖,讓天空璀璨。學習為人處世最好的方法就是看書,看史書,什么枯燥看什么,一來可以鍛煉自己對枯燥的耐受力,二來可以以史為鏡,以歷史上的人物為鏡,可以知興衰得失,三來可以找知己。可能最后一點對我來說還是蠻重要的,我有時候會遇見殺伐果決的雍正帝,我理解他,畢竟想有作為就應該拋開舊制度舊包袱。有時候又會遇到"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魏武帝,別人都說他是奸雄,"挾天子以令諸侯",難道他自己又何嘗不想太平盛世,人民安居樂業呢?他自己總這樣說,可是無人能信,那就不說了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其實對于那些偏安一隅的王侯來說,我倒是喜歡轟轟烈烈開創事業型的,只有全國一統才能真正的造福黎明。所以我理解曹操官渡擊敗袁紹當時的心情。想著想著,也會偶爾遇到行癡大師,他總是對我說這輩子太過剛愎自用,六歲登基終歸是太小太年輕,雖在后來飽讀詩書,立志成為一代明君,但總歸是學不會更加委婉的方法,總以為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卻忘了中間有山河阻礙,繞著走方是正道。到后來也不會白白叫妻母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