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上行囊去遠方,那個夢寐以求的目的地。——題記
? 談到海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應該都是藍天白云下的沙灘大海吧。但是海南的人文古跡卻幾乎無人問津。今年,我已無心去觀賞那熙熙攘攘的景區,而是去了瓊南地區的崖城學宮。
? 崖城學宮記載了崖州的璀璨文化,通過歷史沿革,體現著崖州的社會發展、文化教育的變遷,突顯了崖州文化教育不凡的地位。
? 穿過新修繕過的古城門,我國最南端的孔子學府——“崖城學宮”便闖進了我的視線,隨著腳步緩緩地步入景區,新的景觀也漸漸出現了。仔細一看,原來是欞星門。
進去后,可見“欞星門”,造型為一座四柱三間沖天式雕花石牌坊,每根柱子前均有石鼓夾抱,建造非常講究,造型雄偉壯觀,在孔廟建立此門也表示尊天者尊孔。再往前可見一座座建筑沿中軸線分布,分別有大成殿、文明門、崇圣祠、尊經閣等。
? 欞星門氣韻端莊穩重,門前為泮池和泮橋,為學子的必經之門,意喻著讀書人經過此水池便等于跨進了學術的大門。
? 在泮橋兩旁設置了左右廡廊,左側為女紡織家黃道婆的歷史,相傳黃道婆在崖州住了近四十多年之久,并向當地人傳授播種紡織的技術,從而收到了當地人的敬佩。
? 右側則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歷史故事,冼夫人是南梁,陳,隋三朝時期兩廣地區的俚族女首領、將軍,冼夫人助隋平定嶺南勢力,率領漢、俚各族民眾歸附隋朝,封為譙國夫人。歷朝對她進行了多次追封,尊稱她為“嶺南圣母”
? 冼夫人自幼賢明,多籌略,在父母家,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隋唐的俚族),一生身歷三朝,致力于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她和她的子孫們相繼為嶺南地區持續百年的相對穩定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是愛國主義典范。冼夫人一生審時度勢,順應潮流,對朝廷的忠并非愚忠,她識時務,愛國愛民,因而深得后人敬重,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 廡廊內的宮墻鑲有長達20米的石板刻字畫長卷。如明清時期崖州地域圖,崖州歷史改革,歷次重修學宮記,以及崖州古城景觀圖和珠崖風景水南村圖。
? 崖城學宮的中心建筑是大成殿,可謂是“面闊五開間? ,進深三間十九檀”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場所,典型的中式古典風格建筑,大成殿檐壁的題辭,蛟龍吐水等彩繪,均為清代遺存,具有地域色彩濃厚的文化傳統和文物內涵。
? 走進殿內,則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孔子的雕像,東西兩側配位的則是顏回,子思和孟子曾子的雕像。
? 再往前走,便可看到崇圣祠,這里是奉祀孔子父母級以上五代先祖的祠堂,左右兩個側房就是作為孔子圣跡圖冊的展室。
? 再把視線轉回大成殿,大成殿前方的東廡,西廡。位于東西兩側廂房,與大成殿及大成門共組成了學宮的中院,是古代供奉歷代儒家代表人物的排位的地方。如今分別作為展示鑒真,鐘芳生平事跡及崖州名賢、名宦的展覽室。
? 古城內的景色也游覽完畢了,這個景區有著她獨特的魅力,除了那遺留至今的古建筑和深厚的古文化背景,崖州仍然保持著她本該有的古典風韻,讓人流連忘返。
? 在繁雜的城市生活久了,生活,學習,工作都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如出去走走看看,去感受內心深處的聲音,去追尋歷史的魅力,帶著一顆充滿詩情畫意的心,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