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一個學員家上門訓練,上次上課的時候我交代了孩子,以后上課需要的東西需要你自己來準備,不是媽媽代勞了。其實每次上課需要用到的只有半杯清水而已,這次去上課,房間里面已經準備好了3杯水,我和他喝的水和訓練需要用到的半杯水,媽媽說是孩子自己準備的,我隨即肯定了表現。準備電腦的時候孩子碰到我的手,因為剛從外邊進來,手冰涼。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去碰了下給我準備的那杯水。
“還好,還是溫的,我十分鐘前準備的,你暖暖手吧。”
內心瞬間被孩子所溫暖到。
每一次上課,都會準備一些水果當零食,今天是一人一個橘子。當進入閱讀任務的時候,他問我,我先讀,我讀的時候你可以吃你的桔子好嗎?我說好。然后他將他左手邊的垃圾桶放到我的旁邊,自己開始了閱讀。這孩子的情商是到了什么樣的高度?
訓練結束我跟媽媽反饋孩子的這些情況,肯定并提醒媽媽看到孩子身上的這些優點。媽媽有些焦慮,不斷跟我訴說孩子學校種種不良狀況,擔憂孩子的成績和課堂表現。
我知道在孩子的這個年齡段學習是主要的任務,但不該成為全部的任務,更不是唯一的任務。“只要學習好,其他的神么都不用管”我相信擁有這樣思想的家長不在少數。我曾今讓一些家長每天去寫出孩子的3個優點或做的好的地方發給我,結果,一周的時間里,我每天收到的是有關孩子2到3條好的表現和5條以上“罪證”,而所有的好的壞的,都很學習有關。孩子們的生活哪去了?
這個社會真的不缺那些高分低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