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看到這個我今年想養成的好習慣,是不是覺得很奇怪呢?
?對,我也認為很奇怪……但是我還是希望我從今年養成這個習慣:識相。想知道怎么回事嗎,往下翻唄,故事時間哈哈。
圖片發自簡書App
? 【第一個“不識相”】
?
? ? 這個識相是識趣,與人相處的意思。記得初一時,十幾歲,那時我大概“不識相”吧。初一都流行“拉幫結派”,同桌跟了一個老大,牛氣沖天。一次,在英語課上,我正讀英語起勁兒,她扔了一個紙團在我的水杯里。這不是欺負人嗎,但我沒跟什么牛氣的“老大”混呀,可這倔脾氣又忍不了,我一氣之下大吼一聲,全班寂靜,我拿著她英語書扔了出去。扔完就很心虛了,畢竟人家有靠山,我是孤軍奮戰啊。結果她真的要和我“約架”,揚言有種放學廁所見!這是要帶上幫手報復我的節奏啊,可我竟然一口答應了,現在想來是不是虎……慶幸的是我成績靠前一點,靠山還有一枚老師!還好他們老大也怕老師,不是老師這強硬的靠山,當時我那臉上說不定真的會有一個最近超流行的巴掌印。。。
? 【第二個“不識相”】
? ? 這個“相”是面相的相。我從小走路都是一蹦一跳的,兩條胳膊左右摔,昂首闊步,一放學活蹦亂跳的回家。聽起來很不錯對吧,但這也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走路不看周圍的人和事。再熟悉的人,如果不是我有目標的去找,哪怕走到我眼皮下我也是看不見的。這就很尷尬。當一個同學第一次走到我身邊時發現我沒有打招呼,她覺得沒看見,多次后人家就不愿意理你了,覺得這個人很高冷,其實我真的是沒有注意到旁邊的人兒啊。我也很想改變,但我還是經常兼顧不到四周。就拿大學參加的青協來說吧,青協的主席不止一次在開會時說,屢次見我,我屢次不打招呼,現在干事們也經常和我打招呼,我只有聽到有人打招呼時慌忙的回應。不識相的感覺真的不好,即使我是一個熱情的人,別人也覺得我不可親近了。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所以,你知道了,我到現在還有點虎。如果我初中時識相點,就不會有被打的風險了,如果我走路時“識相”點,也會顯得我更有人情味兒了。那么,我打算這樣做了:
? ?第一個識相,我還是要分人的,對于不識相的人我還會以不識相的方式對待。但大多情況還是要識相,要學會與人相處之道,知道進退之法。
多做一個傾聽者:傾聽能讓我試著去換位思考,理解他人。
學會包容:退一步海闊天空,包容可以讓我胸懷寬廣,不斤斤計較,活的更加輕松自在。
學會好好說話:有些時候總喜歡糾正別人的語言,爭個一二三四,回頭想來,你對了又怎樣,它讓你失去了一個朋友圈。
? ?第二個識相是我要著重去培養的習慣,因為這么多年我深深體會到了“不識人間”的害處。
學會觀察:眼睛總是看天總是不妥,萬一地上有個坑我不就栽倒了嘛?
學會欣賞周圍的人和風景:這么多年總是眼盲,沒去欣賞過周圍的風景,一天我吃飯時看了一下周圍,眼里有東西比空洞的感覺好多了。
學會與周圍的人打招呼:眼盲加近視,有時候我怕認錯了人,現在想來,認錯了又怎樣,大家都是同學,同齡人,同胞,放在中國不是一個大家庭嗎,就當認識新朋友,就當鍛煉厚臉皮的功底也挺好的啦。
? 好了,這就是我現在最想養成的一個習慣,社會上識趣,生活中識人。識相,尋找更自信的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