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我大學畢業,分配到南崗中學任教。南崗人淳樸熱情,處事厚道,南中教風嚴謹,學風濃郁。感覺是個不錯的好地方,可以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如果說有什么缺憾和不足的話,那就是這個地方地處高崗,形如龜背,直接導致的結果是:水資源匱乏,嚴重缺水。
當時飲用水的來源有兩個,一是鎮上一口四五十米的深井——這在今天看來根本算不上深,但依當時的打井技術,已經算是不錯的了。二是學校院內有一口十幾米的磚井,浸一點地表水作為補充。鎮上供水是下午五點左右。先把井水抽到高高的水塔里,蓄滿。到時候打開閥門,通過埋在地下的管道流向各用戶端,塔里的水放完為止,持續時間約半個小時。
這是我上班后看到的第一個奇觀,上午十點,我因找一本參考書去了趟住室,路過水龍頭處,被眼前的一幕驚住了,兩行水桶在此排開長隊,蜿蜒到很遠的地方,紅的、白的、綠的、藍的、棕色的、塑料的、鐵皮的、大小不一,材質不同,陽光下色彩斑斕,閃著耀眼的光澤,蔚為壯觀,空空的桶口對著水龍頭的方向,像是臥在地上隨時準備出擊的的戰士,又讓人想起嗷嗷待哺的嬰孩。
下午五點,送水了,水龍頭開始嘩嘩的流水,我也拿著一個塑料桶排在隊尾。只見那本該噴涌出清澈井水的水管流出的卻是暗黃色的渾水,甚至還有些氣味。我忍不住問其原因,有人解釋道,途中有一段管道破損,污水滲進去,已有一段時日了。等了一會,水開始變清,但誰能保證接到的第一桶水沒有被污染呢?那時學校院子里住有三十多戶老師,每戶平均只能接一擔水,排在最后面的也有可能接不到。這使排隊的水桶越排越早,由下午提前到上午,有的為排個好名次,干脆接罷水就直接把桶放在那,晚上也不拿回。當天我就沒有接到水,只好從學校食堂的水缸里弄點水,用于洗漱。
接到水,還要把水挑回家倒進水缸里存起來,以便隨時取用。這對年輕人當然不算什么,但對年紀大的老師就有些吃力了,鐘老師六十多歲了,年輕時腿受過傷,兒子在外地工作,去年女兒大學畢業,分在本校任教,接水、挑水的任務自然就落在小鐘老師的肩上。接水處距鐘老師家有六七百米的距離,每次挑水,小鐘老師都是勉強堅持,肩上的擔子壓著身子逐漸向一側傾斜,常常途中還要放下水桶,休息一會。
我第一次見到小鐘老師就是在接水的地方,那天下午,我提著桶匆匆趕到,前方已有不少人在那等候,我一眼看到人群中有位年輕姑娘,線條流暢,白皙的臉龐透著紅潤,飄動的長發閃著幽幽的光澤。我們對視了一下,沒有說話,一向自信的我突然感覺從未有過的卑微,晚上躺在床上,平時倒頭便睡的我,竟一時毫無睡意。想到了不知在那看過的一首詩:你的美麗/震撼了我的靈魂/于是,我疑心/西子湖不再碧波盈盈。沒過幾天,我便知道她叫鐘老師,教英語。年輕人共同話題多,我們的交流漸漸多起來。看見她挑水辛苦的樣子,我有時裝著巧遇幫她挑一程。開始的時候她不讓,看到她不是很堅定的拒絕,我就很熱情的堅持,嬉笑著說:“我這個頭,這力氣,不用也是浪費,你就讓他發揮一下作用吧!”后來她也就索性由著我了。我一個人吃食堂,清湯寡水,沒啥油水。逢她家改善生活,她總是興沖沖的喊我去吃飯,每每感覺是那樣的幸福和美好。再后來,我們戀愛了,兩年后,我們結婚了。有人開玩笑說:你挑水挑回個老婆,值。我微笑,心里甜甜地說:“機緣巧合緣于水,如愿以償夢成真。”算是回應。
又過一年,兒子出生了,生活忙碌起來,洗洗涮涮的,家里的用水量一下子增加了不少。為節約用水,一般先把該洗的衣服、褥子在家里洗好,然后再用塑料桶提到學校外面的水塘里漂洗。這一年夏天,天氣持續高溫,久旱無雨,井水水位下降,水量減少。附近幾口水塘里的水位下降到只能淹住塘底,有的已經完全干涸,塘灘上滿是塘泥裂開的皸口,張開烏黑的大嘴等待著雨水的眷顧。晚飯后,妻子把我們一家三口換下的衣服洗好,最后一道漂洗工作自然由我去完成,我拎著盛放洗好衣服的塑料桶,來到校外一處較大的水塘邊,水塘水面面積只有平時的十分之一,幾頭水牛泡在水里,偶爾轉動身體,發出嘩嘩的聲響,誰家的鴨子也忘了回家,匍匐在水邊把頭深深的埋進翅膀里。牛身上、鴨子身上特有的腥味在不大的水面上氤氳。“將就著吧,沒有比這更好的了。”我在心里對自己說。于是就在溫熱而渾濁的水里極不情愿但又無可奈何的漂洗著。回家晾衣服的時候,我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心里別扭的很,便小心地從水缸里舀出一小盆井水,讓這些衣服在清水里過一遍。
冬天,洗大件衣物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比如被單、床罩等。先在一個大塑料盆里一件件手工搓洗,然后打包放在自行車后面去一公里外的大塘漂洗。如果遇到碼頭上人多,往往需要等一個小時才能排上隊。寒風呼嘯,塘梗上楊樹的枯枝被吹的颼颼作響,冰凌隨著水浪在岸邊打轉,水里擺動衣物的手被凍得通紅,感覺有無數小針在手指、手心上跳舞,那寒冷一直傳導到臂上,拔涼拔涼的,幾乎失去知覺。
這種缺水的日子持續了十多年。九五年學校請來外地打井隊打了一口水井,施工過程中,為安全考慮,不讓師生靠近,但還是有不少人偷偷地跑過去觀看,象過喜事一樣,大家抑制不住的興奮,希望速度快點再快點。幾個月過去了,工程只差最后一步--洗井,我從街上租來一輛罐式機動拉水車,拉來幾大罐清水。我下到井底,井底熱乎乎的,黑咕隆咚。借著手電筒的光亮,我摸索著把水管對準井壁之間夾層填充的石子上,開始進行沖洗。完事后,上得井來,滿身是汗,頭發、眉毛、衣服上都是泥水,盡管外表有些狼狽,但心里卻是美美的、甜甜的。不久,家家戶戶都裝上了自來水,隨即,洗衣機也進入了家庭。
自來水開通那天,我興奮的跑到街上買了一掛長長的鞭炮。隨著鞭炮的點燃,震耳的噼啪聲響起,夾著火藥味的淡藍色煙霧升起,我知道,我們的生活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別了,缺水的日子,別了,排隊接水的日子,別了,四處找水塘漂洗衣服的日子,別了的,還有我一去不回的青春。
一晃,又是十幾年過去了,那些流逝的光陰,沒有因為時間的久遠而模糊,反而因為時間的沉淀而愈加清晰,那些留在腦海里的歡笑,揮之不去的光影,飄忽而過的困苦與美好,漠然與感動,如今都成了我靜默時用來細細品味的一杯茶,它帶著滄桑的味道,順著喉嚨流盡全身,滲入血液,成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忘不了,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缺水的日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