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做一個生態瓶》一課中,主要讓學生探究池塘生態系統里的植物、動物和非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認識到生態系統的平衡離不開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聚焦在如何設計制作一個生態瓶上。由于時間關系沒有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生態瓶的制作,作為課后作業讓學生回家進行制作觀察的。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1、為了鞏固學生對食物鏈的書寫,在課前抽學生進行了書寫,由于一部分學生還是出錯,所以花費了一些時間,同時新課導入時間也相對長了些,為了讓他們明白生物與生物、生物與非生物的關系,引導的時間相對多了些,其實在學習這部分知識可以讓學生思考植物為動物提供課什么?動物為植物提供了什么?非生物為生物起到了什么作用?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學生在理解生態系統是就比較容易些了。
2、由于前面課堂花費了較多時間,在討論設計制作生態瓶方案時時間不是很充足。由于孩子對生態瓶的制作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所以討論設計制作生態瓶方案時,有些混亂,設計出來的方案也是五花八門(養烏龜的,放假草,養青蛙的,養蚯蚓的),應該給他們限定條件,以池塘生態系統為例子。這樣他們在設計時更有針對性。
由于沒有現場制作生態瓶,學生回家進行制作,為了增加他們的動手,要求學生制作好以后下節課帶到學校,或者拍好照片傳給我,我們會在課堂上進行評價和展示,來促進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