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一個既冗長又短暫、既浪漫又枯燥的詞語。
提起與等待有關(guān)的事情,心頭萬千思緒擋不住,無數(shù)燈火人事翻山越嶺而來,它們都是想要一個現(xiàn)世的機會吧。定下心來一一思索干凈,才猛然發(fā)現(xiàn),我這已經(jīng)走過了的小半輩子,似乎都活在等待里。等出生,等成人,等死亡。等落雨天晴,等四季輪回。等爸媽歸家,等自己離開。等日落下班休息,等天亮繼續(xù)工作。樂觀的說,我的每分鐘都是為下一分鐘而活,十分充實。悲觀的說,我的人生就是一堆橫平豎直的方格子,不咸不淡,無辣無甜,極其悲哀。
我不知道自己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是個什么形態(tài),因為我的記憶蘇醒得很緩慢,它開始替我存儲東西的時候,我已經(jīng)是個會聽人話能做人事的小孩子了。現(xiàn)在看來,那時候的我還是很小,而且現(xiàn)在與那時候之間,已經(jīng)隔了不知道多少條深淵了,因為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們那個小山窩窩里的很多老人還是尚在人世的,而現(xiàn)在就連他們的墳包也蒼老的像一堆沒有意義的亂石一樣散亂在老林子里,若是不小心擋了走路人的道,還會被無情的咒罵一番,這些事情,當年等著百年歸土的他們應(yīng)該是想不到的吧。
對家的思念和對爸媽的依靠是每個小孩子都掙脫不掉的心性,小時候不知道思念和依靠的含義,也不知道這種感覺怎么表達,就籠統(tǒng)的把一切歸因于對學堂的厭惡和對陌生環(huán)境的抵觸。每星期兩天的假期,跟著爸媽上山下地,砍柴鋤草,一身泥一身汗,累得邁不開腿也不敢說半個不字,因為好逸惡勞是個大毛病,染上了是要挨打的,也是因為家里只有自己時,總感覺空蕩蕩的,坐著不是,走著也不是,好像這房子是一塊沒有邊際的野地,沖著遠處大聲喊,連一句回音都不會有,不知道接下來要干什么,也不知道下一腳要邁向何方,窗外每走過一個人都會迫不及待的沖出去看個究竟,就連一只鳥一只昆蟲飛過都要立在下面盯半天,那是晴空萬里的日子,天氣很好,可外面越是風和日麗,就越是害怕一個人待在家里,當時不明所以,后來才知道這是孤獨。
農(nóng)村窩窩里的山水都很清秀,陰雨綿綿的日子少,只要有太陽,那是一定能看見藍天的,一開始我很享受這種好日子,可爸媽總是要在下雨的時候才能待在家里,要是雨下久一點,一家人還能圍在一起看電視,那種感覺是一切自然風光都比不上的,于是我又拋棄日頭轉(zhuǎn)而喜歡雨天了,因為在大山里,即使下雨,也都帶著一股清香。即使衣服被淋透了,回家洗洗,換上一身干爽衣服,再看看外面的大雨,那種由心底升起來的安全感會使人理解到特別真實的幸福。即使稀泥沾滿衣服,也不會給人臟的感覺,那些都是純來自地下的東西,是傷不到體面的。
我的意識里,春天是粉黃的,夏天是翠綠的,秋天是橙紅的,冬天是純白的。每一個季節(jié)都有我喜歡它的理由,但若非要分出個高低,我也只能選擇冬天了。因為,在我進入離家很遠的學校之后,爸媽也由農(nóng)民變成了工人,冬天大雪封山,所有人圍在家里等著過年,這時候,親人就該回家了。屋子外面大雪紛飛,里面一家人圍著火爐談天說地,這感覺,比賞花賞月又高了幾個檔次。
離鄉(xiāng)為客的生活慢慢浸入了我的身體,大概是從第一次離家求學的那一刻起,我就準備好了習慣這種感覺。現(xiàn)在,我也成了那個需要被等待的漂泊在外的人。晨起晚息,都是為了自己的生計。我還是喜歡下雨天和冬天,因為雨天讓我有安全感,冬天可以歸家,也因為城市里的其他天氣和季節(jié)確實不精彩。
看遠一點,我現(xiàn)在等待的東西應(yīng)該是冬天回家過春節(ji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