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舞蹈課后給孩子買了小零食,回家途中上車后孩子迫不急待要拆開零食,我叮囑她馬上就能到家了,拆開后不方便攜帶,不小心還可能拉在車上,孩子堅持要拆開,拆開后我看她把零食部分放口袋了,玩具拿在手里玩。
? ? ? ? 上樓剛進門,孩子就開始哭喪著臉:媽媽,我的零食呢,嗚嗚嗚嗚的嚷著我的零食不見了。“都說了不讓拆開你非拆,這下好了,肯定掉了車上了吧!”“孩子現在肯定很難過,如果自己新入手的東西丟了應該很難受吧”這兩種聲音同時在腦子里閃現,回想一下前面的這種做法不是自己狀態不好時對孩子說的么,而且每次只會讓孩子的情緒更加糟糕,想到董老師課上說過如果某個方法對孩子不奏效,那一定要嘗試其他方法,于是我用同理心去理解她心里的感受,“你最喜歡的零食掉了心里很難受是不是,零食掉了已經找不回來了,有什么辦法能讓你不難受了呢。”最后我提議下次上課時再給她買一個,本以為孩子會繼續難過,找我要剛剛的零食,沒想到孩子的情緒一下子就沒有了,很高興的跟我說下次要一個其他顏色的。那時候突然感覺孩子也不是那么難搞定,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驚喜就在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