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二胎成了很熱的話題(怎么這么像雅思范文開頭… Nowadays,the issue of two-child policy is a heated one…),但我好像始終沒怎么在意過這事。可能是因為身邊的朋友親戚發小也都是家里唯一的孩子,那些見多了習慣了的已經被我當成了常態和自然,我很少會認真地去想,家庭的另一種可能。
和一部分獨生子女相比我甚至是更加“獨”的那種,我姥姥姥爺只有我這一個孫輩,在爺爺那邊我有一個表哥和一個堂弟,一個比我大6歲一個比我小6歲。
我弟弟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定居寧波,我13歲的時候哥哥也去了寧波上大學畢業就在那里安了家。所以過去的7年里,我只有在寒暑假的時候才能見到他們,其余時間我“獨”的很純粹。
一個個季度輪轉過去,我弟弟長高了,我哥哥工作了。
又過了幾個年頭,我弟弟變了聲,我哥哥領了證。
這一切我都未曾見證,有些信息甚至往往延遲了很久才讓我接收得到。
還記得去年我假期回來我姑姑很隨意地告訴我我哥前段時間領證了,我震驚地嗷嗷叫喚為什么我哥沒告訴我啊?馬上就打開微信去質問他,然后發現我們幾乎沒有聊過天。
我們三個人確實都很少聯系,不見面的時候就不聯系,家里沒什么事的時候就不聯系。我們都一心活在自己的生活里,忙自己該忙的事。人的一生里每隔6年會生出多大的差別,我們和對方的生活就有多大的差別。和三十的春晚、家鄉的燒烤一樣,我們只是彼此寒暑假期套餐里必備的一項,假期過去各自回到學校公司,那鮮少有對方存在的生活才是我們的日常。
今年春節他們回來都分別來我家住了幾晚。和哥哥弟弟一起生活的時候,我恍然發現,原來有兩三個孩子的家是這樣的,原來和同齡人共同生活是這樣的。
平常幫我媽媽剝蒜掃地搬東西洗碗這些事都是我一個人做,沉默著做,無聊地做。但是今年有我哥和我一起弄的時候,竟然一點也不覺得無聊了,一起邊看歡樂喜劇人邊剝蒜難剝的就塞給他;伸出手上其實已經結痂了的刀口求他洗碗然后自己去擦桌子。有人一起聊天開玩笑之后,我竟然覺得家務也是很好玩的(天哪我之前在家是有多孤獨)。
也記得有年春節我因為一點小事被我媽罵哭,所有大人都來跟我說大過年的哭什么啊別哭了我爸又差點罵了我一遍晦氣,只有我哥在大家散去之后走到我身前默默拍我后背,而那一瞬間他帶給我的理解和共情讓自小沒有安全感的我忽然感覺到原來那是我童年里最最缺失的東西。所以我想如果我有一個親哥哥親姐姐,我如今的性格我的心理狀態可能都會很不一樣吧。
我弟弟正處在他的暴風成長期(青春期),現今是個沉迷動漫的宅男,總是手機ipad不離手。一開始我是有點嫌棄的,想和他聊天想帶他出去吃飯出去玩甚至想給他講講數學題,但他只想趴著看動漫,氣得我和我哥多次收了他的手機耳機鎖了他的pad。回頭一想我真是個壞姐姐啊,其實每次兇他或者坑他之后我都會難過自責。我覺得自己沒有那么了解他所以不能理解他不知道怎么和他相處,我迫切地期待他成為我心中最美好的那種少年,我希望他能得到最好的一切希望他能特別特別快樂,這心態像極了望子成龍的父母。可另一方面我也知道我對他的wish可能并不是他的所求,青春期的孩子心里想的其實很簡單不過是朋友異性和那些或熱血或浪漫的故事應該多給他自己的空間才好,所以我會怕有時我太bossy了會讓他討厭我。
但他是個很善良很善良的孩子了,我再怎么欺負他,他都還會積極地叫我老姐、給我一只耳機跟我分享他喜歡的歌他看的動漫、誠心地夸贊我給他做的芋圓、問我立flag是什么意思、問我你什么時候找男朋友啊,然后還要低聲囑托我一句:“誒你還是早點找一個吧”。
他小的時候每次回寧波都會哭,從嚎啕大哭不肯走,到一擠眼睛擦一兩滴眼淚。我天性不喜歡甚至害怕幾乎所有不在睡眠狀態的小孩,尤其他們一哭一鬧我就想立馬離開現場。但每每看他臨走前掉淚我都會難過,雖然我一直不明白他到底最舍不得什么,而我也不記得那些年我有沒有去擁抱過他。
今年他從我家走的時候我是很想擁抱他的,但是他都是15歲的大小伙子了,我就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拍了很多下。然后他說沒事反正過幾個月就再見了(今年答應了叔叔找時間去寧波看他們),仿佛看透了我也仿佛在安慰他自己。
現在想想他之前總哭可能也是覺得有些孤獨吧,我們都會不時感到孤獨。獨生子女是獨占了父母兩個人100%的寵愛,但是卻沒有機會多收獲哪怕1%的來自兄弟姐妹的愛和支持。
去年冬天奶奶去世了。守靈葬禮我們三個都一直站在一起,我和我哥總是摟著我弟的肩。
我想起高三那年姑父生病離世,葬禮上我媽告訴我說,你跟好你哥就一直站在他旁邊。我就一直默默站在他身側。從那時我開始醒悟,我們不僅僅是小時候一起下樓放炮仗的人、長大了一起被迫在年夜飯上敬酒的人,還是比肩一起扛過風雨的人。
平凡的,溫柔的時刻,一個人再獨也都可以,憂慮的,煩悶的時刻,長大了的我們也都能自己消化。但是總有一個人行不通挺不過的時候。兄弟姐妹的意義,就是一同承擔吧。
如果能選擇,我自然不愿意一個獨生女,我自然會選擇家庭的那另一種可能,從小和他/她打打鬧鬧,犯了錯互相揭發也互相包庇,長大后,知道這世上有那么一個我最了解也最了解我的人,會無條件給彼此肩膀和依靠。
但既然不能,我只愿意試著多參與我現在擁有的他們的生活。希望弟弟能來北京上學,讓我能真的照顧到他(幫他追女孩),希望哥哥婚禮的時候,能趕回家幫著跑前跑后,當個伴娘。
我們也可以是,比表親更親,比血親更親的家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