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收納前,先科學規劃動線。
動線,百度解釋:是建筑與室內設計的用語之一,意指人在室內室外移動的點,連合起來就成為動線。一個商業綜合體最終火不火,據說建筑內部設計及樓層招商品類等人流動線是關鍵,不知道南昌開一家火一家的萬達廣場在動線設計上是否有獨到之處。
用在家庭整理中,動線就是指你日常生活中做完一件事情需要經歷的場景及距離。比如說早上起床至出門時要做的事大致如此:起床、洗漱、護膚、化妝,換衣服,搭配飾品、包包和鞋子。如果動線是這樣的:房間起床,到衛生間洗漱,到餐廳喝早上第一杯水,回房間護膚,到衛生間化妝,在房間衣柜找衣服、床頭柜找飾品,到門廳鞋柜找鞋,玄關處找包包,回房間照鏡子,不合適的搭配換了再走一遍。得暈吧?那將動線科學規劃一下:房間起床,到衛生間洗漱、護膚、化妝,回房間喝一杯每晚提前準備在床頭柜上的水,從衣柜里挑出衣服、配飾、包包,穿上衣柜底層放的鞋子,對著衣柜鏡給自己一個美美的微笑。怎樣?動線的概念及重要性了然吧!
七、直立收納。
直立,直立,直立。就像人類的第一步是學會直立行走一樣,有效的收納一定是直立,不是重疊。
相信90%的人和我一樣,在接觸整理這一概念之前,柜子里的衣服都是折疊堆放的。盡管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忍受著每從一大疊衣服底下抽出一件,就會順帶出與之相鄰的另外幾件,甚至一整堆的煩惱,但打小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們都這樣做,我們也就從來不曾懷疑它的科學性、變通性。謠言說上一千遍都成了真理,固化的思維同樣貧窮了我們的想象。
所謂直立收納,就是將物品豎直而非平直擺放。比如折疊衣物時,先折成長條形,再卷曲或小塊重疊折成圓柱體、小方塊,這樣折疊后的衣物可以直立,將其并排擺放于抽屜、收納箱既不占空間,又便于拿取,徹底解決衣柜易亂的頑癥。
八、不要迷信收納工具。
說到收納,自然離不開收納工具。
有人認為收納效果的好壞及美觀程度完全取決于工具的統一、舒適、美觀與否,大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武斷。我卻以為,整理收納的最終目的是化繁為簡無論物品還是生活,專門為收納而新增的收納架、收納箱無形中也成了占據我們空間的物品。相比之下,收納工具就地取材經濟,也更科學。
九、為每一件收納物品,做好定位。
當我們把所有物品完美地整理收納后,還有一個細節決定成敗,那就是定位。不要忘了,雖然只是整理自己的東西,但作為整理的發起人、執行人,甚至唯一參與者,家庭很多共用的東西比如被子、剪刀、相機、藥箱、電池等等,一旦因規劃動線調整而改變了放置的地方,不只家人用時不得其蹤,說不定自己也會一時忘了去處。如此再來一番海底撈針,可就功虧一潰了。
定位的方法很簡單,用便利貼寫上物品名稱或區域,貼在相應位置就好。對于一些易過期的食品、藥品,還可以加上使用期限,時時提醒。
十、切記:御物而非累于物。
整理的最高境界,是將人的地位置于物品之上,而非為物所累。
整理過程中,一旦我們遇到糾結不確定的矛盾時,就該想想所有的物品都盡在你掌握,留存它或舍棄它,哪種讓你更輕松、舒適、心動,就選擇它吧。舍是舍,也是得。存是得,亦是失。一切,全在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