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松松教練在叩八群里發了一段話,并@所有人,讓大家用邏輯層次看。
我自已看了一遍,有幾個地方拿不準是信念價值觀還是愿景。
于是我很快就問:我怎么能知道我悟的是正確的?
松松教練先是肯定我,這是個很好的問題,讓我很舒服。
然后他提出:你會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松松教練問了一個超級好的問題。
因為他的這個提問,
我馬上又看到我自已的一個模式:不愿意付出很多,就想拿結果。
我說我怎么能知道我悟的是正確的那句話背后就是,有沒有參考答案啊?
發一下唄。
如果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現在會這樣做。
看一遍肯定是不夠的,
起碼三次五次后再來說哪些地方拿不準,
然后就拿不準的地方重點再看,
反復幾次后還是拿不準的話,
就放一天,第二天再看,如果第二天還是不知道的話,再針對性的向教練們請教。
那樣提出的問題會精準有針對性。
松松教練給我做了一個很好的教練示范。
好的教練不是告訴我該怎么做,
不是責備我為什么這么懶不動腦筋,
而是提出一個問題。
讓我自已發現原來我就是這么懶啊。
呵呵,自已發現的,沒脾氣!
再自己給自己找到答案。
也很完美。
感恩叩啟,
培養出來的教練個個都很棒!
包括我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