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翻回去年寫的年終總結,感覺這一年過得特別快,事情多,技術穩步上升,但沒有太大突破。事情多,不僅僅指技術上,投資理財方面,健康問題,,知識面等等。
技術
2017年值得說一下的,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1.單元測試
2.業務拆分
3.工作經驗
單元測試
筆者在2016年已經對單元測試有個總體把握,在項目中也普及了單元測試。那么,2017年筆者在優化單元測試體驗下功夫。
筆者在5月、7月分別開源了 SPTestFramework 、YuiHatano。SPTestFramework應用于SharedPreference單元測試,YuiHatano應用于更廣泛的DAO單元測試(也引用了SharedPreference),主要是數據庫。
YuiHatano比robolectirc的優勢,是快!YuiHatano配置簡單,上手容易,運行快,還能輸出sql語句;robolectirc配置繁瑣,上手難,運行慢。目前YuiHatano在悅跑圈項目廣泛使用。
業務拆分
2016年底悅跑圈實現了業務拆分,2017年就是不斷實踐、優化。剛實現業務拆分,并且單業務運行,配置還是比較麻煩。后來慢慢把通用的gradle配置拆分出來復用,并且允許本地動態添加、修改gradle配置,而且不影響其他開發人員。
除了筆者,幾個安卓同事還是較少用這種方式。原因是新建一個業務application麻煩,還有不太熟悉配置,還有一些搞不定的bug。同時,也要看開發的業務復雜度,如果頁面多,流程復雜,單業務開發有很多優點;如果業務簡單,單業務優勢就不明顯了。
代碼生成
開發團隊使用RAP做api文檔管理,于是筆者根據RAP頁面格式,做了一個java工程,把RAP文檔(復制到java工程)自動轉為Android的java代碼。
這么做好處非常大,除了不用手寫java代碼外,還自動把api參數、返回值的說明,自動生成為java注釋。當過一段時間再看回幾個月前的代碼,一些類的參數、方法說明清晰,自然閱讀起來更流暢。
工作經驗
自從用MVP及單元測試后,對工作量評估的把握有比較大的提升。例如,新功能開發,可以把工作量分解為 api代碼、api單元測試、DAO代碼、DAO單元測試、presenter代碼、presenter單元測試、UI交互邏輯、重構組件等任務。評估時間時,只需對每個任務時間做評估,最后加起來,再適當加上幾天調試時間、修bug時間即可。
當然需求總會在開發時改。除了產品部門提出的改動或者UI交互優化(例如突然說做個動畫),更主要是開發時會發現產品邏輯問題,這時候不得不改。
小專欄
之前受小專欄邀請,給《Android 面試指南》寫稿,同時認識了一些業界大佬。大佬們的文章都好有質量,想跳槽的同學,不要吝惜這100元的訂閱費_
不足
今年還是沒有怎么研究插件化。就是稍微demo了一下阿里的altas,覺得配置方面比較麻煩,文檔說的不太直觀,而且要對項目改動蠻多。
運動、健康
今年也是keep住運動。不幸7月份闌尾炎,做了個手術。最近又腸胃炎......需要一段時間調理。
投資理財
我是從2015股災前開始玩基金,玩了2個月就撤了,逃過股災;2016年初重回基金,2016年底開始做股票。現在持有股票基金5:6左右。
2017年有兩個教訓:1.投量化基金;2.重倉某只股。
股票
2017年股票收益還是不錯的,如果算上場內基金的話,有40%以上(某個算法得出,不是說現在有10W過去一年賺了4W)。至少一半的收益,歸功于重倉格力、上汽集團等幾只藍籌。上半年收益挺好,但年中有2、3個月因為身體原因,沒精力留意市場,剛好那段時間某些股票表現不佳,所以幾乎沒有收益。
剛才說到教訓,就是重倉萬華化學。萬華在上半年挺牛逼的,我上車比較遲,賺了后加了倉位,后來又跌回去(還是有正收益,只是少)。后來朋友說十九大,就把總體倉位砍半,后來萬華就停牌了,當時萬華已經減倉到沒多少了。不知道萬華是不是周期股,可以確定的是,我不熟悉化工行業,不應該做化工股。
十九大之后,我重新思考了大半年的投資思路,陸續把資金投到指數基金,上證50、滬深300等。
然后就是11-12月股票、指數都有較大的回調,盡管那兩個月也沒虧,但收益下來了。12月參加了雪球嘉年華,聽了不少大咖的投資理念和經歷,受益不淺。
然后趁著這個時機,對一些行業龍頭進行財報分析,買了幾只有業績的股。不過上兩周二線藍籌有不少的調整,適當補倉,目前那幾只股還是負收益。
2018年,價值投資不會錯的,投有業績的股票,長期持有,賺錢是時間問題。
基金
剛才提到10月、11月投了指數基金。指數基金的好處是,當整體經濟上升,如果市場、政策沒很大的負面消息,指數肯定是漲的。
不是說價值投資就萬能,即使業績再好、前景也好的股票,也有大跌的時候(例如,康得新、信維通信)。指數基金一樣有風險,但把時間拖長,指數能輕松戰勝大部分投資經理。
中證指數公司官網
銀行螺絲釘大V的《指數基金投資指南》
保險
年初買了平安e生保(醫療險),今年已續費;12月去澳門買了友邦的重疾險。
保險這東西,一句話概括: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當你年輕時,沒病沒痛,每年白白教保險幾千元,好像很不值得;到你突然有大病,不做大手術就要死的那種,保險就很有用了。當你不知道當自己患上重大疾病時,要花多少錢,或者家庭會承受多大壓力,你就應該買保險,不要抱著僥幸心態活著,受罪的不僅僅你自己,還有你的親人。
保險的話,雷區不少,我不知道每家保險公司的經紀人素質怎么樣,TA有可能慫恿你買性價比低,但TA賺得多錢的保險;也有可能TA完全從客戶(你)的需求,推薦你買適當的保險。
建議同學買大公司的保險,不要貪便宜,也不是越貴越好,風險這筆賬,還是懂得算清楚。為什么筆者選擇友邦,因為友邦是全球知名的保險公司,規章制度都是很嚴格的,員工素質高。有人說友邦的保費貴,這是事實,但這要考慮保險內容和公司誠信度。
筆者在廣州認識幾個友邦的朋友,在廣州的同學向了解重疾險的話,可以留言。
其他提升
歷史觀
今年看了兩本書《重說中國近代史》《北洋裂變:軍閥與五四》,改變了我對近代史的看法,和對歷史的認識。
我認為,正確對待歷史,培養這方面素質,有助于你看清楚生活、工作上的問題。
筆者還推薦《清醒思考的藝術》,看完之后,你會發現很多一直認為“正確”的事情,其實是錯誤的。
寫作邏輯
推薦同學看《金字塔原理》這本書,是麥肯錫第一位女性咨詢顧問寫的。書本寫作者對邏輯思維與表達呈現的一些看法,讓你對寫作、PPT、演講等有框架上的認識。
聽書
筆者買了得到APP一年VIP會員(365元),可以聽很多書評。這幾個月聽好很多很多書評,當然不一定全部都理解了,但對世界的認識更豐富。
反正我們碎片時間那么多,每天上下班在地鐵上、路上2小時,當然不能浪費。還有周六日沒事干出去散步,也能聽聽書。只要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覺比別人知道更多更多東西。
展望
2017年春節后因為很多原因,沒去成一次旅行,希望2018年能找回旅行的動力。
工作上,希望更完善知識體系;
投資上,希望找到收益-風險-投入精力的平衡點;
聽書閱讀,繼續堅持。
感謝各位讀者2017年的支持!希望你們在2018年能寫出讓我有興趣關注的文章。
關于作者
我是鍵盤男。
在廣州生活,在互聯網公司上班,猥瑣文藝碼農。喜歡科學、歷史,玩玩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