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課程時間:2018年9月15-16日,課程地點:北京
小強老師答疑分為兩部分,課程內容介紹+小伙伴的問題答疑
課程內容介紹
哈嘍,大家晚上好,我是鄒小強,感謝小伙伴們爆照,感謝小伙伴們發紅包,也感謝小伙伴們在這里等我。
我先介紹下我自己,然后還有課程的內容,最后呢會對大家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答疑。
謝謝夏聰,大家好,我是鄒小強,感謝大家對我的《時間管理包班課》感興趣,這次課程是關于進化的,不僅僅是我自己的一次進化,我相信也是你們的進化。之所以說是我的進化,是因為這是第一次做時間管理的認證課。也就是說大家聽完我的內容后,就可以出去講,然后可以傳播給更多的人。
同時呢,這也是第一次我會提出創作力的概念,這是我以前在任何地方都沒有提出過的,這次在DISC包班課里面,會首次和大家分享。
我自己是11年的時間管理實踐者,從2007年一直到現在,07年開始實踐時間管理方法,并且去寫一個博客,一直寫到現在。雖然外界一直在變,我從國企員工,做IT的,到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成家,有小孩,這一切都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我一直在實踐時間管理方法,并且分享給更多的人。
我出版了兩本書,可能有些人會比較熟悉,第一本是09年出版的《小強升職記》,豆瓣評分是8.7分,現在銷售了30多萬冊。第二本是今年年初出版的《只管去做》,豆瓣的評分是8.5分。這兩本書呢,一本是講如何提高效率的,另外一本是講如何找到方向的。
我還做過1000多個時間管理方面的個案。我就發現雖然大家的問題都差不多,比如說拖延啊,臨時事發事件太多啊,習慣培養,堅持啊等等。但是每個人背后的原因是不一樣的,對應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關于課程的內容,我想大家會對三個問題比較感興趣。
第一個呢就是我講的課,里面的東西是不是其他老師也都講過,是不是他們都經常講的。那我的課程呢,一直都是以實用為主,都是我自己的實踐經驗的總結,包括我自己的應對突發事件的工作流,我自己管理自己的清單的方法。像這些呢,比如其他老師會講四象限之類的,我都不太會講。我講我自己的經驗。
第二個呢就是可能很多老師會講到的是方法本身,而我講到的是實踐經驗,比如說像番茄工作法,很多老師都會講一下,他們講的是番茄工作法是什么,怎么去用,那我除了講這些呢,我還會講說在番茄工作法的使用過程中,可能遇到什么樣的挑戰,如何能用得更好,有哪些經驗,可以總結下來。所以講的重點,是不太一樣的。
另外一個可能大家聽了比較關心的是,聽了第一天的認證課之后,能不能去給別人講出來?是不是很容易就能講出來?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是很容易的。這個課程本身呢是經過多次打磨,已經非常的簡約了,并不復雜,很容易上手。并且呢,我會提供全套的資料支持,包括PPT,包括整天課程的音頻,全部都會給你,然后我們還會建立微信群,一旦你有什么樣的問題,我們都可以在里面進行討論。
而且在第一天結束的時候,就是第一天晚上,我還會專門花一些時間跟大家講一下我這套課程的設計的背后的底層邏輯是什么。幫助大家去理解和消化。
第三個,你可能比較關心的問題,就是學了之后能不能用起來。因為時間管理其實是一門實踐的學問,如果不能用的話,就沒有太大的用處。那作為我來說,我不可能去給你保證結果,也就是說我不能說你學了你就能用,沒有人能這樣子保證。但是我呢,能為你提供一些時間管理的方法,應用的環境,還有一起去實踐的伙伴,那這些在一起的話,我相信你能夠最大程度的把你學到的東西,真正的用起來。因為我們的課程,是2+21天的模式。兩天的面授課,加上21天的線上實踐小組,讓大家能夠把學到的東西做到。
內容是這樣,第一天的認證課會跟大家講到一個個人效能環。不論你到企業里面,還是你給其他人講公開課,你都可以講個人效能環。
它分為了四個部分,目標、計劃、執行和反思。每個部分我都會講一個能夠拿來就用的方法,這些方法都能夠解決平常我們工作生活中所面對的一個時間管理方面的難題。
那像第一天的早晨,我會給你完整的演示我是如何用滴答清單去做計劃的,包括我項目的管理,全部都給你和盤托出。然后反思的部分,會講到時間日志,以及對一些案例的分析。之間的部分會講到番茄工作法,記憶安排事情先后順序的技巧。目標的部分會講到如何建立共同的目標,因為時間管理在公司里面,浪費最多的就是返工。如果你能建立一個共同的目標,那么返工的幾率就會變小。
第一天的晚上我們會做兩件事,一是集體的復盤,把白天所學到的東西晚上全部都沉淀一下,讓你真正的能夠消化和吸收。第二件事呢,是會跟大家分享我的課程是怎么設計出來的。這部分呢沒有PPT,不允許錄音和錄像,僅僅是給來的人加一個小灶。因為可能大家是要把這個認證課拿出去講,并且有可能是拆開來講。如果你不了解背后的底層邏輯的話,那么你在拆開或者靈活運用的時候就會遇到麻煩。同時呢我也會跟你分享我這個《時間管理》課程是怎么設計出來的,或許你也能從中學到一些我自己的課程設計理念和方法。
第二天你會講一樣東西,叫做創做力。其實我最強的能力,不是時間管理而是學以致用的能力。就像我第一天的課程,看似是一個時間管理的課,實際上包含了GTD,包含了引導技術,包含了行動學習,甚至還包含了個體心理學。我是把這些所有的東西融會貫通之后,加上時間管理,然后進化出來這樣的一個課程的。
很多人也學過很多的方法,但是呢卻很難把它拿為己用,要不然就是方法太多,不知道該怎么融合,要不然就是方法太多,不知道怎么復制到自己的身上。
創做力是我一直在實踐,一直在思考的一個理論。但是是第一次系統的給大家講出來,所以你們是第一個嘗鮮的人。創做力是一種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從知道到做到的一種能力。而這個能力,不管你是學時間管理或者學其他任何一個方法,你都能夠快速的把它變成自己的一種技能。
創做力在我的整個知識體系里面是這樣的,它是一個螺旋上升的循環。
創做力在我的整個知識體系里面是這樣的,它是一個螺旋上升的循環。這是我整個時間管理體系,橫軸包括收集、明晰、組織啊,這些呢是如何提高效率的,我的第一本書《小強升職記》里面都會有寫。那我第一天的認證課實際上也是認證的這方面的內容。
第二個呢是縱軸,從愿景,目標,角色,項目到行動,這個是怎么樣找到你的方向,我在《只管去做》這本書里面有寫。
第三個中間螺旋式上升的一個循環,我覺得真正的學習時間管理,那兩個只是方法和套路,那怎樣把方法和套路用起來呢,關鍵的就是中間的這個螺旋上升式的循環。這就是創做力。
總之,這一次我毫無保留的坦誠相見,把自己所有的壓箱底的方法工具理論體系全部合盤托出,通過這次的包班課,你可以得到三樣東西。第一呢,是得到一門授權課,還有這門授權課背后的底層邏輯。你可以拿它去直接講,也可以把它拆開來去用,也可以把它當做自己的一種能力去培養,都可以。第二個呢,你將得到的是一個全新的理論,創做力,是一種把知識轉化為技能的能力。第三個呢,你將得到2+21天的教學模式,兩天的課程再加上21天的在線實踐,幫助你把學到的東西從知道到做到。
答疑環節
小伙伴的問題接龍:
1、本次培訓的時間管理有多少內容和DISC相關
2、時間管理重在習慣養成,習慣養成容易失之于不能堅持,有什么好辦法嗎?
3、時間管理工具多嗎?是否還是圍繞緊急重要維度
4、一個班多少人?會在其他城市加開一場嗎?
5、有什么證書嘛?文案寫的只能公開課和內訓,是不能出去講課用嘛?PPT等資料會分享嘛
6、懶癌患者可以通過時間管理課治好嗎?
7、本課程與世面眾多時間管理課程最大不同是什么?能否學會應用有衡量標準嗎?
8、和其他講時間管理老師的課程有什么差異?優勢在哪里?
9、時間管理有那么多的工具,實際在運用時,這些工具真的有效嗎?如果我們轉化這個課程,我們對學員的說服力在哪?之前聽過很多時間管理的課程,但是培訓回去之后,真正運用的很少,如何解決運用的部分?
首先呢,我是覺得大家這次的提問都特別的高質量,有品質,我覺得特別的好。接下來我回答下。
第一個問題,有多少內容和DISC有關,其實只有極少內容和DISC相關,在第二天的時候,我會分享DISC和時間管理如何搭配去使用。我覺得DISC是一種行為模式行為風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為風格,那就意味著不同的行為風格他有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最后呢我會給大家一個圖,上面列出了我覺得不同行為風格所適合的時間管理的裝備。
第二個問題是關于時間管理是一種習慣,那怎么去堅持,有什么方法。我覺得習慣不是堅持,而是進化。就拿閱讀習慣來說,你想每天閱讀40分鐘,那你可能設置一個循環鬧鐘提醒,時間到了,然后你就去讀上40分鐘,我覺得這樣呢,是在原地畫圈。有沒有發現它是周而復始的,你放棄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因為你一直在堅持嘛。我覺得進化就不一樣了,同樣是保持閱讀的習慣,那我可能把注意力放在閱讀能力的提升上。每一次的閱讀給自己閱讀能力的提升有什么樣的幫助。有點像升級打怪一樣,螺旋式上升,不斷的進化你的方法,讓你的能力變得更強。這樣你就不會覺得是周而復始,那更容易的堅持下來。我這次創做力的部分實際上就這這個,很多人學了方法但是堅持不下來,容易放棄的原因就是他一直在復制別人的方法,而不是在別人方法基礎上進化出自己的方法。在《時間管理》包班課第二天,我就會和大家分享我是如何去把別人的方法變成自己的方法的。
第三個問題,時間管理的工具多嗎?還是圍繞重要緊急程度,我可以說的是,別人講的東西,我都不大會去講,像四象限法則我就不會去講,我肯定講的都是一些自己的經驗,自己的體會提煉出來一些方法,那這樣的好處就是非常實用,非常落地,拿過去就能直接用,而且在其他老師那兒,你可能都還沒聽過。像這次課程,我會給到這幾個工具,包括滴答清單的使用,它是一個手機的app。我會在滴答清單上演示,我是如何管理自己所有的事情的。第二個是實踐日志,我會帶你去分析時間日志以及講解時間日志的方法,還會講到共同目標五問法,通過5個問題就能夠和別人建立共同目標減少返工。
第四個問題,一個班多少人,要不要再其他城市開第二個班,人數會在50人以內,是否加開不一定,要看我們的情況。現在華南的呼聲很大,我看開班的幾率會比較大。
第五個問題,有沒有證書,什么場合下可以講?有證書,我們提供的是鄒小強創作社的時間管理認證認證。沒有任何的限制,你在企業里面,在公開課,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講。你可以合在一起講也可以拆開來講完全隨便你。總之呢我給到你的這些課程,這些內容不是要你去復制,而是希望你能夠進化,在這個上面能夠進化出自己的方法,自己的講法,自己的內容。我覺得我就會很開心了。
第六個問題,懶癌能通過這個課程治好么?首先我要說真的治不好,但是呢,我會通過課程讓你對拖延更加了解,對自己更叫了解,可能呢,你會因此找到一些新的方法,那既然有了新的方法,有可能就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第七個問題,是個非常好的問題,我的課和其他的課有什么區別,我怎么能夠判斷有沒有學好用好。首先呢,我的課跟其他人最大的區別在于落地。其他人講的可能是方法本身,比如說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法等,但我講的呢是使用這些方法的經驗。我覺得方法本身可能書上或者其他老師那兒你已經聽了很多了,可是真正去用的時候,是不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這一部分,反而是我擅長了,因為我已經有11年的實踐經驗,各個方法都自己實踐過,所有的坑我都踩過,所以我會告訴你有什么樣的經驗。
比如說番茄工作法,很多人講番茄工作法的時候,講怎么用,那我可能在講番茄工作法的時候,可能就會提到番茄工作法的每一個步驟,都應該注意哪些地方,像第一步選擇一個行動,為什么是選擇一個行動,怎么樣才算是一個行動。番茄工作法第三步,休息5分鐘,那休息的時候這5分鐘怎么利用才能最大程度的讓你的精力得到恢復。我就去講這些。
因為有11年的經驗,所以不僅僅講方法,而且講方法的實踐經驗。我覺得這個是特別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很實用和落地。另外怎么檢驗,這個課程是2+21天的課程。因為時間管理本來就是一門實踐的學問,兩天的課程實際上只是知道,21天的實踐才是真正的做到。
我會通過這三個部分去檢驗學習的狀況,第一個是知道,在課程結束的時候,我可能會讓大家畫一個思維導圖,或者是會讓大家反思一下,回顧一下,我們今天學到的東西,如果你能夠回顧出來的話,那就相當于課程內容你就get到了。
第二個是做到,在21天里面,我會請大家選擇一個方法,在這21天里面打卡,如果你能夠完成,那么我就認為你是已經可以做到了。
第三個呢是進化,在這21天里面,我不僅僅是要你把方法用起來,而是要進化出你自己的方法。我們在群里面互相支持和陪伴的時候,我會用創做力的方法引導大家把學到方法進化出自己的樣子,然后輸出一篇文章。如果你能夠輸出一篇進化出來自己方法的文章,那么我覺得你的第三步進化這個目標,你就達到了。
總之呢,這個課程會給你三個評價的標準,知道,做到和進化。
以上是小強老師對包班課的答疑。
我不知道今天的答疑能不能解開大家內心的困惑,但是你知道的,11年時間的實踐經驗,再加上金牛座,再加上藍色性格,再加上SC我相信一定是干貨滿滿,并且是誠意滿滿的包班課。
希望能夠在課程中見到你~我們到時候再見~
(北京群主夏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