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愛幼,即尊敬長輩,愛護晚輩。
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自古已有,我們深受孔孟文化的熏陶,從小就被教育要尊老愛幼。
古有王祥臥冰求鯉,子路負米養親,黃香溫席,孔融讓梨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在向我們宣揚尊老愛幼的美德,而我們也確實在踐行這一美德。
落葉歸根是常情,烏鴉反哺自古傳。我們在慢慢長大,父母卻漸漸變老,我們從出生便在爸媽的呵護下成長。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還沒有更大的能力反哺父母,但是,在敬老孝老的路上生活處處可見,時時可做。
父母養育了我,而我心疼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的辛苦付出,常會在放假或休息之余幫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收拾屋子,洗洗碗,在家里忙碌的時候還能充當小服務員呢。總想著為他們分擔一些,不至于那么辛苦。
我也很愛我的妹妹,她天真可愛,總是圍著我喊“姐姐,姐姐……”,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我都會留給妹妹,帶她一起玩。
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老愛幼,不僅僅是對自己的爸爸媽媽和兄弟姐妹,還有別人家的長輩和孩子。正如孟子所言,我們要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對待別人的長輩和孩子。
我曾在放學路上遇到一位摔倒的老人,那是在過人行橫道的路上,因為人行道的綠燈快要變為紅燈,老人急著過馬路,便快走了幾步,卻不小心摔倒了,我急忙跑過去將老人扶起,老人連聲道謝,旁邊的車輛也沒有因他們的通行燈亮起而急著開車,而是耐心等待老人走過人行道。
一次簡單的經歷讓我體會到了社會的大愛,這個社會是尊老敬老的,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暖心故事。
若認真觀察,我們常會看到一些人在面對老人和孩子時那種溫暖的眼神和行為,他們懂得感恩,懂得付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想想自己,曾經是被長輩呵護著長大,未來也會成為一位耄耋老人,需要照顧和陪伴,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為別人也為自己。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需要我們倍加呵護,老人為我們的今天積累了很多知識和經驗,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
為弘揚尊老愛幼的美德,我曾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為他們唱歌跳舞,陪他們聊天講故事,看著老人們開心幸福的樣子,我也開心的笑了,那一刻我是幸福的。
看到比我小的孩子,我也會和他們聊天,陪他們玩鬧,他們看似還小卻承載著祖國的未來,需要我們呵護、關愛和引導。
在我國,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定為重陽節,每年的六月一日為兒童節,這足以說明國家對于尊老愛幼的重視,借助這兩個節日可以表達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美好祝福,對兒童茁壯成長的美好期待。
不管是處于過去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我們要弘揚這個優良傳統,為我們的祖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別人都在進取和成長,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