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時都是怎樣給自己定目標的?
大的?小的?易完成的?難維系的?
個人拙見,目標還是小一點比較好。你看哈,人們為何會喜歡打游戲?因為它“變現”的過程特別快,就是說在短短的幾分鐘里就能出來比分,讓你對自己的能力有大致的了解,你通關還是沒通關,都會在打一局之后立即告訴你,一目了然。當今社會急躁,我們人也急功近利,總是害怕看不到希望,一旦看不見前途的時候就心里發慌,哪里知道自己接下來還要走多少步還能夠獲得成功?總擔心就算付出了也沒回報,生怕自己成為努力了也白搭的那種人。
如果換個方法呢?就像這樣。比如你需要在一個月內完成30單元的單詞,你劃分一下,基本每天一個單元,這個時候你就不要去想以后了,每天只需要知道今天要把這個單元完成,只要這個單元完成,自己就距離成功又近了那么一點。然后第二天也同樣如此。就這樣每天堅持,要不了多少天就會變為習慣,堅持也就更容易了。而且每天你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完成效果),這會給第二天的努力帶來能量。
說話切忌假大空,定目標也同樣。
目標別定的太宏遠,堅持幾天看不到完成跡象的時候會慢慢崩潰的,那個時候就無目標可言了。最好是每一周甚至每一天你都能感受到自己在前進,那樣動力就會源源不斷,你也就能真正的把一件事情做大做強。
我的朋友小花,就把每天的時間利用的超級好。她也跟我一樣,每天要上課,大多時候是一天兩節,就是四個小時的時間,有時候是一天一節,需要兩個小時。可是她竟然能每天抽出九個小時時間復習考研,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畢竟我們吃飯排隊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呢,她為何會擁有這么多的時間來讓自己復習。
我實在不解,于是就問她。她說因為自己每天都給自己安排了固定的任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任務都是不變的,因為要單詞、長難句和專業課一起下手,就是說每天這三樣都是要進行的,那么自然每一項任務都會連續著需要做一段日子。
她只知道自己要完成任務,也并未給自己劃分時間,至于那個復習時間是她后來自己看自己的完成情況計算出來的。她每天心里都裝著事,心里默默告訴自己需要把哪些任務完成,一天過去了任務沒完成可就慘了。于是每天一有時間就來做,哪怕是零碎時間。這樣的有條不紊,任務完成時也定會給自己帶來滿足感,也會帶來第二天的動力。
這么久以來,我也基本每天都在復習,只不過效率真的低的可怕。復習的時候感覺力不從心,哪怕是周六周日沒有課,一天的時間理應都可以用來學習,可我能把控的學習時間也少之又少。
原因應該就是沒動力,如果每天都安排好任務了,那大清早睜眼就想起來自己要做事情,肯定跟瘋了一樣立馬起床完成啊,哪還輪得著我磨磨唧唧,把時間都耽誤過去。
目標要分解。紙上或者備忘錄上一個一個的小目標,整體來看,緊鑼密鼓,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超級充實。分開來看,單個都比較好完成,這就保證了完成時會給人帶來愉悅感。
小目標就像打怪升級,會讓你更快的獲得即時反饋,從而繼續投入下一波努力的大潮之中。
來到簡書真正寫字的第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