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很早就醒了,做好了早餐,坐在電視前看直播。今天是北國春城迎來第一次國際馬拉松競賽,交通管制封了半個城,沒什么特別的事,在家里是最好的選擇
三萬人次的馬拉松,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看見電視機里面涌動的人群,朋友圈里盈盈的笑臉,忽然覺得,自己顯得有點淡定,甚至有些許的麻木,一個激靈叫醒了自己:怎么會這樣呢
想起一年前的自己,瑜伽,健身齊上陣,每天奔走一萬步為貧困兒童捐款,頂著大風冒著細雨的堅持不懈,plank從一分鐘練到四分多那精神頭哪去了?怎么沒能堅持呢?
仔細斟酌,還真是,那時候太有目的了——馬甲線,塑型。當我目的達到了,卯足的勁得以釋放,畢竟,我要的目的,達到了
是的,我要的目的達到了,半年時間得到想要的結果,急于曬出自己的成果收獲虛榮感,然后,不再拼命。什么叫做拼命呢?就是原本不是發自內心想要這么做,但為了目的必須這樣做,為的只是那個結果,過程我都可以忍但必然有個期限
能稱得上拼命做的事,必然是要求回報的,注重結果。不要求回報的事,談不上拼命,注重過程。工作上拼,得到成功的幾率很大,但感情上,未必,甚至我越發覺得太有目的的感情往往不得善終,人是有感覺的,別拿別人當傻子
只盯著結果,往往忽略了感情。我時常對一開始就特別殷勤的人沒什么好感,甚至排斥,也許略帶偏執,但是沒辦法,在我的定義中,感情是深沉而厚重的,從不流于言表,體現在眼神和語氣中
村上春樹說:然而,無論何等意志堅強的人,何等爭強好勝的人,不喜歡的事情終究做不到持之以恒;做到了也對身體無益
就像,我瘦身塑形練馬甲線那段時間,本身我的體脂率就不高,所以馬甲線對于我比較好練習,前期的瘦身大概是在5斤左右,每天也在跑步,每次開始跑步半小時以后對自己身體和精神都是一次折磨
呼吸急促,身體開始有些疲憊,心跳加速,每每那個時候都在問自己:我干嘛要這樣?我又不胖!跟自己對抗有什么好處?肺功能本來就弱會不會把自己跑死?
于是,不禁讓我想到,跑馬拉松的人是什么樣的心情呢?就算是先天條件再好,身體也會在跑的過程中出現這種極限狀態,那他們是怎么堅持的呢?他們到底堅持的是什么呢?如果僅僅是榮譽感就能夠戰勝身體的極限而堅持到底嗎?
我沒有去馬拉松現場揪著參賽的人問個明白,但我也許在書上找到了答案:
“老實說,在跑步中思考什么我壓根想不起來。在寒冷的日子中,我可能思考一下寒冷,在炎熱的日子里,則思考一下炎熱;悲哀的時候,思考一下悲哀;快的時候,則思考一下快樂。如同前面寫過的,還會毫無來由的浮想往事。盡管如此,我好像從不思考正兒八經的事。我跑步,只是跑著。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步”
他們只是跑著,只是想跑,沒什么目的。不用拼命,也不用戰勝什么,跑著享受跑的過程。若真是競賽,那便是自己與自己的較量
如果對人對事都是這樣順遂的狀態,我想,那一定是在幸福的過程中收獲美好的結果吧
2017年5月21 北國春城第一屆國際馬拉松競賽回顧
圖片均為網絡下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平臺刪除
總冠軍,來自非洲的朋友。問了度娘,為何非洲人在長跑中總是常勝將軍,答身體天生優勢,你看他們的身材比例,呼吸系統等都是優于其他人種的
版權印為您的作品印上版權87159570
第52篇原創
轉載請申請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