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幾乎就要來了,街邊的烤串店越發紅火,一些小吃攤也點綴其中,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涼皮了。在保定上大學或者在北京工作這幾年,吃的都是白色的涼皮,上面會有麻醬,有面筋和黃瓜,偶爾會有一些紅油,也很美味。可是,每年只要一到老家,我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回味下家鄉的涼皮,書包一扔,直接點上兩大碗。
家鄉的涼皮是黃色的,沒有麻醬面筋黃瓜,只有涼皮,但是湯料有很多。一個攤位的桌面正中央一個案板,旁邊是層層疊疊的黃色面皮,剩下的空間就全是佐料了,我只能認得出一兩種,每一個都放一些,最后攪拌在一起,那個味道這輩子也忘不了。涼皮是我從小吃到大的美味,小時候會有5毛錢半碗的規格,正好是爸媽每天給的解暑費,放學之后很得意地坐在街邊的小板凳上。阿姨,來半碗。呼嚕嚕的吃完之后會很沒出息的把調料湯也喝個精光,滿足的擦擦嘴哼著小曲回家。之后離家在外每次回家都會很習慣它的存在,直到今年。我突然發現家鄉的涼皮攤子只剩一家了,孤零零的一家,買的人還是很多,價格卻沒有變。攤主說不是很掙錢但是做習慣了會接著做,孩子都在外面上學。我心里咯噔一下,十年后,我還能吃到這一口忘不了的味道嗎?
有一本很愛看的網絡小說,里面有這樣一個設定讓我一直記憶猶新。每個人都有一次選擇機會,握住一扇門的門把手,然后想出自己想要的房間樣式,之后打開門就會是自己設想好的那個樣子。而主人公并沒有這樣做,他只是握住門把手,然后無思無想,沉靜著心打開了大門,他想看看,自己內心最渴望的住處到底是什么。在門后,是一間雜亂昏暗的地下庫房,骯臟,潮濕,陰冷,庫房的角落用一些棉碎破料勉強搭成了一個小窩,可以讓一個孩子大小的軀體躺在上面。這是主人公小時候被姐姐抱著睡覺的地方,是他覺得最安全最溫暖的地方。我心安處是故鄉,而你覺得最溫暖最安全的又是哪里呢?
我永遠忘不了的是我還在上小學時一家四口住的那一間二十平米的小房子,沒有衛生間,上廁所要走幾百米去公用廁所。晚上都要爸爸帶我去,那時很害怕,一直在廁所里喊站在外面的爸爸。那段時間姐姐還沒有初中畢業出去打工,每天我都會和姐姐一起打游戲,和媽媽打游戲,和爸爸一起去操場看籃球比賽。我會收集很多數碼寶貝玩偶和四驅車,自己一玩就是一下午。還會和媽媽下跳棋,肆無忌憚的抱著媽媽。這是我這輩子最快樂的時光啊。初中的時候,房子被拆了,當時的我開心的歡呼,因為可以住樓了,可是現在的自己。每年都會去拆遷的地方站好久好久,物是人非。我想,如果可以回到那個熟悉的房間,我一定可以睡的很香很香。
家鄉變化很大,不斷追求著現代化,開起了咖啡館,快餐館,我再也找不到小時候愛去的玩具店和少年宮。每次回家都會再去幼兒園和小學看看,好怕連他們也拆掉了,我的初中已經拆遷了,那時最愛看的麥浪已經被棟棟住宅樓所占據,那三年是我人生里很專注的一個階段,卻一絲痕跡沒有留下。現在爸媽還住在拆遷換來的樓里,姐姐一直想讓爸媽把房子賣了搬去市里和姐姐一起住,我每次一聽都會大吵大鬧,情緒很激烈。這是我最后的家了,即使以后我可以成家,但是我明白,能讓自己安靜的帶著微笑睡一覺的地方,就剩這一個了。
很感恩喜歡收藏的人,尤其是收藏很多兒時回憶的人,之前看直播看到一個男主播拿出了全套的四驅車,當年的動感新勢力雜志,當年的游戲卡帶和小霸王等等。瞬間淚目,因為上學,我們的童年少年過的太快了,稍不注意,當初喜歡的東西都會隨風消逝。我到現在都為當年搬家時不知道怎么丟掉的一箱子收藏耿耿于懷,那是我當年全部的寄托。
故鄉會變,變成一個城市,一個中國化的城市,我們回家或是不回家區別會越來越小。我有時會去想,等很多年后父母走了,我會時不時的自己在家安靜的呆著。可是如果,連那個房子都沒有了,當我踏上故鄉的土地,看著翻天覆地的周圍,我的下一步到底要邁向哪里,除了獨淚彷徨我還能做什么呢。
還在拼搏的我們,有時間快快回家吧,不要覺得路途麻煩時間不劃算,當你踏上歸途的第一步,心里便歡呼雀躍無怨無悔了。回家再去嘗一嘗小時候的美味,再去看看自己回憶里的小據點,真的不知道他們還會存在多久,而你,如果見不到,是真的會把它們忘掉的,我們越長大,越健忘。沒有他們的撐起,我們,越空虛,越無助。
希望當我成為落葉時還有根可歸,希望我的家永遠不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