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朝西的窗戶,看到兩組高聳的鐵塔。右邊一組立于武吉知馬山頂; 左邊一組立于武吉巴督山頂。高高的鐵塔給新加坡過于丘陵的地貌增添了引人矚目的高度。
兩組鐵塔之間是一山囗凹地。一條古老的大道穿與其中。這就是今天的武吉知馬路。該路修建于1845年,全長約25公里。從市區通往西北邊陲的克蘭芝。同時,還有一條已經作古的前馬來亞鐵路也穿行于此。由本島南部海邊碼頭附近的丹戎巴葛駛往北部兀蘭經柔佛長堤進入馬來西亞,以至到達泰國,進入亞洲腹地。
武吉知馬,歷來是交通要道。沿線商業繁榮,工業發達。著名的福特汽車曾在此建廠興業。地點就在凹地靠武吉巴督一則路邊的山坡上。這是福特廠在東南亞第一條生產線。落成于1941年10月。
既是交通要道,必是兵家爭奪之地。二戰期間,1941年底,曰軍攻占馬來半島。隨后于42年2月8曰渡柔佛海峽向新加坡發動全面進攻。這一進軍路線大大出乎英軍預料。根據原先的推演,曰軍由外海向新加坡進攻。據此,在沿外海各地構筑大量工事。灘頭有暗堡; 山頂有大炮。烏黑的大口徑炮桿直指外海。豪言新加坡是"堅不可摧的堡壘"。當日軍從背后陣地出現時,這些工事根本發揮不了作用,作戰方案全盤落空。
為抵抗曰軍進攻,英軍在武吉知馬擺下了最后防線。然而早已失去戰斗意志的英聯軍在日軍強大的攻勢面前是那樣不堪一擊。短短7天時間,2月15曰下午,英軍在陣地上豎起了白旗。5時15分,中將白思華將軍在兩名副官及翻譯的陪同下,扛著白旗,隨日軍指揮官引領,來到指定的投降地點____福特汽車廠,簽署了英軍無條件投降的文件。這一天正是華人農歷新年正月初一。
開張不到半年的福特汽車廠見證了英國歷史上,也同是新加坡歷史上最重要轉折的一刻。曾幾何時,英國這個老牌帝國,其殖民地遍布全球,號稱"曰不落大英帝國",在曰寇鐵蹄面前頃刻瓦解,從此日漸式微,風光不再。其首相丘吉爾哀嘆: 這是"規模最大的投降",是英國歷史上"最沉痛的洗劫"。8萬放下武器的英聯軍戰俘立于大道兩旁,迎接趾高氣揚,放聲凱歌的曰軍浩浩蕩蕩開進城區。新加坡從此進入了三年半黑暗的曰據昭南時期。
在福持汽車廠所在的武吉巴督山頂,曰軍迫使英軍戰俘修造了一座13米高的木質忠靈塔,以紀念戰爭中死去的曰軍將士。并計劃以該處為中心,建造一座55米的高塔,環塔建造運動場,音樂廳,祭祀堂等,要使柔佛. 馬六甲等處都能看得到這尊塔,讓"昭南之光" 普照東南亞。
然而,還沒來得及實施,三年后的1945年8月,曰寇戰敗,宣布投降時,擔心亡靈受辱,在英軍未到達之前,自行拆除了全部建筑,并轉葬了原先供奉的骨灰。當雪恥心切的英軍9月5日回到新加坡,登上武吉巴督時,這里除了登山臺階外,山頂夷為平地,徒無他物。英軍也只好作罷。
歷史很捉弄人,也往往有驚人的反復。大難不死的白思華將軍在曰本宣布投降后獲得釋放。作為受降者參與了曰本,菲律賓等地的曰軍投降過程??粗矍熬趩实耐督嫡達__日本軍人,當年的屈辱是否得以抹平?內心的陰影是否也揮之散去?
如今,在登頂臺階中間,安立了一座二戰紀念碑。山頂樹起了高高的電視發射塔。環山劈建為自然公園。福特汽車廠自1980年關停后,改建為二戰紀念館,陳列著當年二戰時期的圖片. 報刋. 實物.文件等,向人們介紹戰火中苦難的新加坡,提醒人們珍愛和平,拒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