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長沙時正遇上一場雨。據說重慶也在下雨。南方雨水,四季要下三季,偏偏夏天難得垂憐。南方山多水繁,雨水豐沛,所以濕重瘴濃,非食辣不能解。但據說辣椒是舶來品,原是美洲印第安人的盤中餐,明末才傳入中國。我曾看過的一本閑書上提及孔子愛吃姜,大約說明古人御寒濕之法。想來明朝前南人便是食用蔥姜蒜一類來御多雨之濕罷?真沒有辣椒來得爽利。
早些時候的南方,人們常于屋檐下置一大缸蓄雨,謂天水或無根之水,可做煎茶熬藥用。到近代也還有梅水煮茶之說,這梅水便是梅雨時節的雨水。南方雨多,南人似不以為苦,反倒物盡其用,將生活過得有情趣有滋味。實在值得欽佩。常有人說北人好酒,南人喜茶。我揣測南人之飲茶實在是天候地氣使然——尚不用烈酒御寒,總要以熱茶暖身。民間流傳下來的茶,多是填了姜,加了料的飲品,決非現下流行之茶。我見過喝過的就有擂茶,打油茶,竹筒茶,茶粥等。總之喝法多樣,頗有異趣,卻合情理。都是古人應對生存的結晶。
南人之性,也似其山水雨情,多仁多智,溫莊柔和。唯飲食上才彰顯粗獷凌厲——無辣不歡。曾國藩的湘軍,國民黨的川軍,你看他們的飲食喜好,便知都是內性厲烈的狠猛角色。古今南人大抵如此。閑可飲茶聽雨吃辣椒,怒可刎頸扼腕拋頭顱。
所以南人無論男女,皆極可愛。
——2017.9.19.于長沙至重慶列車上,是時兩地皆雨。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