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didn't the ancient warrior eat seafood?
“少俠,回家吃海鮮咯”
小爺販賣海鮮也三年有余,某日晌午,靈光乍現!你說江湖中人想吃海鮮該怎么辦?
其實在金庸小說中埋了很多伏筆
紫金兩位法王為什么叛變?
金毛獅王為何遠遁海外?
因為明教嚴禁教徒吃海鮮啊!
所以,紫衫龍王變身金花婆婆隱居靈蛇島吃海鮮。
白眉鷹王把天鷹教設在海邊也是為了吃海鮮。
金毛獅王搶完屠龍刀遠遁冰火島是為了吃到真正無污染的海鮮。
連楊逍都借口滅天鷹教跑到東南沿海來,吃一次海鮮就舍不得走了。
黃老邪不是喜歡吃桃花才住桃花島。
袁承志干嘛不跑到中東躲起來,出海吃海鮮啊!
不單這幾位,中原群豪去了俠客島怎么不回來?
還不是海鮮臘八粥太好吃了!
但畢竟能吃到海鮮的大俠少之又少,外加行走于江湖,那都應該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主。
“小二!給爺來五斤牛肉,兩斤豬肘子,篩十碗酒來,再拍個黃瓜!”
“小二!蒸八斤螃蟹,五斤皮皮蝦,兩斤蛤蜊。魚給我挑新鮮的,死的不要!好的切生魚片,剩下的配豆腐,魚頭做個剁椒的來吃,酒.........算了,我痛風”
你看哪個更武俠一點?
所以行走于江湖的大俠若是一改往日吃食,感覺就變娘了有沒有?!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
海鮮吃起來太費事,不利于體現大俠瀟灑豪邁的英雄氣概,不管是影視劇還是小說中,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二話不說就在人家酒店里面打架,這時候就體現出吃牛羊肉跟海鮮的區別了。
你看,吃雞肉牛肉只需放口大嚼就是了,最多吐根雞腿骨。要是嘴大點,大塊牛肉往里塞,10分鐘能搞定一頓午飯。萬一敵人來襲,吃得快就意味著,在吃飯這段時間內受到偷襲的機會小得多。
但是要是吃海鮮,吃魚要噗噗噗吐刺;吃蟹要咔咔咔剝殼;吃蝦要剝殼扯腿扯頭去蝦線;吃海瓜子不知道大俠的粗手扒不扒得開蓋,吃完還得嗦嗦里面的湯汁,花半個時辰吃500個海瓜子還趕不上兩塊牛肉頂餓,然后弄得滿手湯汁,又滑又黏,有潔癖的大俠武器都不忍去抓。后來發現越吃越餓,因為吃上一個海瓜子獲得的能量在剝下一個海瓜子時候,已經消耗殆盡了。
萬一在攤上個愛穿白色衣裳,打柔光顯仙氣的主,吃完海鮮鬧肚子,身后突然發出噗~咕嚕嚕~嘟嘟嘟的音效,正面是好看了,后屁股總有一攤淺黃的印記。遇敵過招,畏畏縮縮夾夾遮遮,邁不開腿跟不上溜,對手以為你痔瘡發作,信心大增。你說你難受不難受,你說難受他不難受?
海鮮太貴,無福消受?
知道趙匡胤么?他不僅是位皇帝,更是一個拳法高手和棍術大師,據說他登基汴梁后,有人進貢蛤喇,他覺得味道鮮美,一口氣吃了14個,后來聽說這蛤喇從山東到河南的運費竟然達1兩銀子每只,嚇得他再也不敢吃了。古代本就沒有冷運技術,即使八百里快馬加鞭運到內陸,那酒樓的售價絕對高的嚇人,普通人根本消費不起,更別說劫富濟貧,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大俠了。
“賢兄,東廠番子追我們好幾日了,咱們且在這龍門客棧避一避。我們先在這兒吃飽喝足,養足精力”
劍客一擺手,小二,有什么看家菜,盡管上來。
“我們這兒有澳洲龍蝦,10兩黃金一只,我們還有....”
"住口!"
劍客一擰眉。
“賢兄國家大事要緊,我們先走。”
總結一下,但凡能吃到海鮮的大俠一定分布于沿海。內陸的俠客一方面是有錢不一定能吃到,再加上為了保命耍帥,為了能詮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形象,說啥也不能吃!
如果還有什么好玩的論題可在下方留言,咱們下個月繼續聊聊關于吃海鮮的新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