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十載生命歷程的耕耘,實際就是一個慢慢品茶的過程。
澀澀的苦
呱呱墜地時,因為擁有太多的未知,所以除了用啼哭來發泄稚嫩的郁悶,再也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排解。也正是這嚶嚶的啼哭才隱含著未來的人生之路可能會荊棘叢生,充滿許多的艱難困苦。不可否認,開始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的,但是四肢著地的日子對于懵懂的我們仍然是一種煎熬。如何的解放雙手自由的擺布物件則是必須要首先解決的問題。無數次的跌倒,無數次嘗試,經過鼻青臉腫的摸爬滾打之后終于實現了預期的目標。但是這種成功的取得是以肢體的疼痛為代價。
年少的我們是沒有太多的煩惱的,但是當看到同伴擁有自己沒有的東西時,只好在父母面前耍起無賴,但是最終的結果換來的則是皮肉之苦,除此而外,幾乎沒有任何的所得。無憂無慮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轉眼間到了背書包的年齡。撇那橫豎的組合成為最痛苦的事情,但是不論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必須把它們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否則等待你的只有老師的訓斥和責罰。一遍遍,一頁頁,一本本,無數次的實踐,終于實現了一種飛躍。但是第一道坎過去,接踵而至的則是更大的挑戰。拼音的,數字的,字母的,圖形的,計算的。。。。。。經過多次的暈頭轉向之后,留下的只有苦澀的記憶。
可以說,每一個生命弧線的描繪,更多時候是一個人形影相吊,踽踽獨行的堅守,也正是獨自品味太多的痛苦之后才有了生命歷程中些許的回報。但是面對一個陌生的社會大學堂,我們仍然需要痛苦的煉獄。工作中沒有預約的麻煩,同事間沒有預料的矛盾,生活中沒有預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煩惱。。。。。。所有的點點滴滴都得我們自己用智慧去處理和解決,當心力憔悴的時候也許才能換回片刻心安理得的慰藉。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苦”成為生命的一種主色調。就如同我們飲茶之初的感覺一樣,苦苦的澀澀的,難以入口,難以下咽。
痛并快樂
無數次的跌倒,無數次的爬起。摔倒是痛苦的,但是爬起后,能夠得心應手的取舍自己的所需,從中間得到勝利的喜悅之后,此時才能享受到一種歡愉;而能夠把雜亂無章的筆畫組合成規范勻稱的方塊字,得到老師的夸獎和贊許,吸引來自四方同學們艷羨的目光,這時候老師責罰的委屈,同學們鄙夷的目光似乎都顯得微不足道了,雖然我們主張“釣勝于魚”,但是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艷羨可能比過程中痛苦的付出更重要。畢竟生活在社會中,世俗的評判顯得更為主要;除此而外,工作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的結伴同行更是一本難念的經,但是當你達到游刃有余的駕馭各種關系的程度,并能夠和諧融洽的處理好各種矛盾,用理性而智慧的方法排解掉生活的煩惱,享受親情,友情帶來的快樂,曾經的誤解和不快都顯得無足輕重了。
當然在痛苦中品嘗快樂不僅僅局限在以上的方方面面。作為社會關系總和中的我們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太多,迎接的挑戰可以說是來自四面八方,肉體的和精神的。所有的這些如果經過反反復復的歷練和磨礪,在風雨之后能夠見到彩虹,絢麗多彩帶給我們靈魂的浸潤后,一切的痛苦,一切的艱辛都不復存在了。而這時候飲茶之初的苦澀,在經歷了味覺神經的淘洗后,留下也許只有淡淡的清香和淺淺的甜味了。
純粹的快樂
喝茶的快樂不在于一飲而盡,而在于慢慢的品味,茶之功效除了解渴,更在于清腸養胃,提神養顏。而這種潛移默化的改變給我們帶來的當然只有歡愉和快樂。在經歷了無數次風雨的洗禮,無數次失敗的錘煉,數不盡的痛苦的煎熬后,“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剩下的就是我們盡情享受“播種——耕耘——收獲”的激動了。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能盡情的釋放自我,回歸人性的本真。雖然我們需要“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付出精神,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饋贈也是不可或缺的,畢竟為了現在的分享,我們曾經“尋尋覓覓”“眾里尋他千百度”過,當“慕然回首,那物卻在燈火闌珊處”時,我們怎么不快樂,而這種感覺只有經過精心的培育和呵護,才能真正起到陶冶情性,頤養心靈的作用。
人生如茶,在我們自己生命坐標在描繪的過程,就如同品茶,入口苦澀,細細品味,慢慢咀嚼,清香宜人,滌蕩靈魂,這時候才能得到快樂似神仙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