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安靜無夢。第二天我早早醒來,簡單洗漱一番就去尋覓麗江的美食小吃了。
踩著古城的青石板路,覓著香味,放眼四尋,終于被我找到一個當(dāng)?shù)厝说男傋印?/p>
攤子上賣的是攤主自己做的麗江粑粑。這種麗江粑粑就是一種油煎餅,面皮是用小麥粉做的,餡是用芝麻、白糖和豬油做的。外皮煎炸得金黃酥脆,咬上一口,頓時香氣撲鼻、清甜可口。
邊走邊吃邊逛,古城里的建筑風(fēng)格很特別。民居融合了漢族、藏族、白族等民族的建筑特色,形成了向上收分土石墻、迭落式屋頂、小青瓦、木構(gòu)架等外形。
民居門窗欄棟、斗拱飛檐上大都雕刻著花鳥蟲魚、飛禽走獸的花紋。民居的樣式各有不同,有些是四合院,有些是前后院,有些是一進兩院。
古城的道路不太寬闊,只能允許行人步行,偶爾能看到有人牽著矮馬給游客騎乘、拍照。
走著走著,古城里的岔路越來越多,沒有方向感的我已經(jīng)感到陣陣壓力,到時我還能找到回客棧的路嗎?
憑著一定要找到大水車的韌性,依靠著有限的路標(biāo)指示和我時靈時不靈的第六感,在經(jīng)歷了一番迂回曲折之后,我的眼前終于豁然開朗:大水車!
大水車是一大一小,所以有人說它們是子母水車,也有說是情人水車。不管怎樣,大水車是麗江的標(biāo)志性建筑。
沐浴在晨光中的大水車,沒有喧囂和張揚,只是安靜地、循環(huán)往復(fù)地旋轉(zhuǎn),時間已對它失去了意義。
大水車旁邊的一條長廊上就是很多情侶的必來之所——許愿長廊。一對對情侶相擁而來,然后親手寫上各種美好的期許和海誓山盟,請商販一一掛上。大風(fēng)卷過,琳瑯滿目的許愿牌叮叮當(dāng)當(dāng)互相撞擊,似乎在宣告美好的愛情誓言。
長廊底下還有一些婦人叫賣編彩繩辮的,看著姑娘們編的彩繩辮子都這么好看,我也忍不住編了兩根。
婦人一邊編著辮子一邊跟聊著天,知道我才來麗江就極力推薦我去拉市海,說是她有熟人價格,50元玩遍拉市海。我來之前就已經(jīng)看過種種攻略,這種低價去拉市海的就是一個大坑。既然明明知道是個坑,我怎么可能還傻得冒泡地再去踩呢?
因為只預(yù)定了房間一晚,我必須在中午11點前退房去再找客棧。
匆匆離開大水車,沒有方向感的我亂走亂鉆,走著走著竟然就走到了四方街。
四方街是古時茶馬古道上最重要的樞紐站。明清以來各方商賈就云集于此,各民族文化也在此交匯生息。
現(xiàn)在的四方街多是酒吧和商鋪,對我是沒什么吸引力可言。
我匆匆而過繼續(xù)往前走。 走了大半天還是沒看到熟悉的街角,我有些慌亂了,看來我真的迷路了。
路旁剛好有一個旅游服務(wù)站點,我急急走過去打聽。
工作人員不知道是昨天晚上沒睡好,還是早上跟老婆吵架了,滿臉的愛答不理。我又加大音量再問了一遍,他才慢悠悠告訴我客棧的方向。作為有素質(zhì)的人,臨走時我還是對他表示了滿滿的感謝。
回到客棧背起我的行囊,我要去找找今晚的住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