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有個上中學的兒子,學習倒數第一,經常曠課,還與別人打架,老師經常找父母談話,談完話爸爸就把兒子揍一頓。
鄰居夫妻倆都是老實本分勤勞苦干的人,每天起早貪黑的干活掙錢養家糊口。按理說,這樣的家庭養出來的孩子應該差不了哪去,起碼品德差不了哪兒去,但是鄰居家的兒子已然走到犯罪的邊緣。
其實打架鬧事,對于青春期的小孩來說可能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我還是感覺有點隱約的擔憂。青春期的孩子,熱血、沖動,需要家長給予良好的疏導,但是鄰居夫妻并不懂得這些。
他們是很典型的傳統的中國父母,自己勤勞樸實,但是卻不懂得如何養育孩子。他們可能想要去做些什么,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去做,并且他們也沒有尋求幫助的訴求。
我們中國人習慣自己家里的事情,自己關上門來解決,遇到問題不會去尋求專業的援助!
我們這一代人基本都是這樣長起來的,我們的父母們都是勤勞樸實典型的中國式父母,他們普遍沒有接受過育兒的教育培訓,也不懂得什么科學育兒,而我們一樣長大成人成材了。
在我們的父母之前的祖父母、祖祖父母,一輩一輩基本都是這樣過來的,這些傳統的經驗幾乎就成了我們的父母們甚至是我們這一代墨守成規的育兒理念的尚方寶劍。
放到三十年前養孩子確實比現在簡單很多,我們的生活非常簡單,每天兩點一線,學校然后回家。我們在這么單調的生活中壓抑著度過了自己懵懂沖動的青春期。
但是現在不同了,互聯網手機非常普遍,交通也變得四通八達,我們獲得信息如此的方便快捷,即使整天呆在家里我們的生活也可能并不簡單。
每天如此多的誘惑擺在面前,如果父母們再不更新自己的觀念和理念,有可能對自己和孩子都會是一種傷害。
傳統中國人普遍不看重心理健康的培養,家長們認為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很好的盡到了做父母的責任,其實不然。
隨著信息化和機械化的普及,我們的社會發展迅速,身邊很少有吃不飽穿不暖的事情發生,但是隨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其實我們身邊就已經有很多人品嘗到傳統育兒方式的苦果了。
有個朋友,從小家境不錯,作為獨生子的一代從小嬌生慣養的長大。這個朋友小時候跟前文提到的鄰居家的兒子很像。
他的父母從初中的時候就開始無可奈何,或者一直沒有遇到好的解決的方法,所以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十幾年來一直一成不變。
這個朋友三十歲了,還天天在家玩游戲,沒有正當工作和收入,最近又離了婚。他現在正處于壯年時期,父母年紀大了,現在已經與父母顛倒角色,開始指著鼻子罵自己的父母。朋友的父母年紀也不大,不到六十歲,還有二三十年的時間都要活在這樣的生活里。
不知道他們是否已經意識到,曾經對兒子缺乏的正確的引導和教導,已經如此快的反噬到自己身上。等到自己與孩子的角色顛倒,孩子的體力處于優勢地位的時候,再想辦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已然非常困難。
我想這種所謂的不孝子,在我們傳統的中國家庭并不鮮見。傳統的中國父母,很多把精力放在努力掙錢上,認為教書育人是老師的事情,自己只需要提供物質保障,甚至把孩子扔給自己的爸媽不管不問。
老師確實是有著教書育人的作用,但是,一個老師帶那么多學生,老師不可能對每個學生關懷備至,進行有效溝通。更何況,我們的社會依然是成績至上,父母看中孩子的成績,孩子的成績不好就覺得是老師沒有教好,所以老師們也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孩子的學習上。
《魔鬼經濟學》里的研究表明,處于一個好學校或不好的學校對孩子的影響不大,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決定了孩子未來發展!
不關心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父母,既是愚昧無知的,又是不思進取不負責任的!負責任早就不是簡簡單單的讓孩子吃飽穿暖有錢花,而是能不斷接受新知識新事物,能理解孩子!
雖然我還沒有關注關于青少年問題處理方面的問題,但是,我知道還是有相關的機構可以幫助父母和孩子處理相關問題!希望,已然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親子沖突和問題的父母可以尋求科學援助!
對于我們的孩子,無論大小,都請給予很多的理解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