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晚上,陪兒子寫作業。臨近期末考試,作業有點多,到八點,他完成其中一項后,一頭栽倒在床上,叫苦連天。剛好我準備開始在一個群里聽微課,題目是《如何保護孩子的想象力》。兒子對這個題目表示很感興趣,于是我們兩個一起聽。
講課的老師是一位著名作家的兒子,傳統小學畢業,“自家私塾”中學畢業,創辦有攝影工作室和文化科技公司,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力。我骨子里也有些離經叛道,對這樣“自家私塾”出品的人生故事甚感興趣,總覺得這樣的人生沒受多少束縛和壓制,應該會比一般人更為出彩。抱著一半好奇一半學習的態度,我們開始聽課了。
02
一開始,老師就在群里發了幾張照片,講起了他的攝影愛好:在北京動物園拍攝獅子、在非洲肯尼亞拍攝獅子……他說動物園里的獅子表情和野生獅子的表情“一看就不一樣”,可是具體怎么不一樣,他一句也沒解釋。我沒有想象力,眼拙,看著群里的圖片再努力也沒能辨別出來。兒子在床上躺著聽,沒看手機,但他憑著想象,大概想象出了一只頹靡哀傷的獅子和一只威武霸氣的獅子,于是就嘆息起來:“媽媽,我就是動物園里的獅子!”……
我知道兒子因為這幾日的學習任務重而感到厭倦,這是個很不好的苗頭。但我此刻不方便說什么,所以我說:兒子,你別急,我們先認真聽,聽完了再討論。
03
課程八點開始,八點三十八分結束。
結束后,我對兒子詳細講述了我對這節課的看法,也算是表達我和他截然不同的一部分觀點。
受老師微課內容的影響,兒子顯然認為他所講的“保護孩子的想象力”就是要讓孩子使勁玩、充分享受自主的體驗與探索,不要限制和禁止孩子的好奇心。
這部分觀點我是贊成的。
但是,在學校的學習、回家寫作業,是不是就真的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帶給孩子的,是不是除了苦逼,就沒什么益處了?
這,是我和兒子需要重點討論的。
以下是我對兒子的說教。
04
我說:刨開開頭的招呼寒暄,老師總共講了有三十五分鐘。前面十七分鐘,老師都在講他的攝影愛好,跟“如何保護孩子的想象力”這個主題沒什么關聯。
兒子,你從一年級就開始學寫作文了,無論用一百字或三四百字,都能構成一篇完整的作文。那么請問,如果是你,寫四百字的作文,前兩百字寫完了,還沒有切入主題,這叫什么?
兒子:“跑題!”
我說:甚好。
我希望你能看到這一點:如果你從小認真學習并掌握了寫作的技巧,那么,當你長大以后,在任何時候,你的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都會很強。相反,小時候沒有打好基礎,長大了就算你再能侃,也很有可能言之無物;或因你思路不清晰,導致你言辭用盡,仍指向不明、讓人無法理解。
05
我們接著說。
老師用了一個例子來證明想象力的重要性。他說喬丹的成功,不僅僅是靠勤學苦練。當他練習籃球技術時,憑借想象對手的防衛,從而設計出無數個投籃奇招,讓對手防不勝防。
兒子,我認為老師在這里犯了一個概念混淆的錯誤。他所說喬丹的想象力,我認為其實是思考力。
想象力,尤其是創造性的想象力,它應該指的是創新的、無拘束的創意和靈感。在今天專門針對“孩子的想象力”這個課題上,我認為,這個想象力,應該指的是兒童天生具有的思維模式的發散性,重點在于想象的廣度。
而思考力,指的是對于某一件事物的深入思考和鉆研。它有目的性、有方向性,依賴自身前期的知識儲備和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它的核心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過程中契而不舍地挖掘、創造新方法與新手段。它的全部作用力都在解決某一個具體問題上。因此,它的特性應該首先是“深度”——對某些事物進行深入的思考,而不是天馬行空的想象。
喬丹練習籃球技術,顯然是有目的、深入性的研究,這憑借的是思考力,而不是想象力。
06
那么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思考一下:這么牛掰的老師,為什么講課會跑題?為什么會舉錯例子、混淆詞匯的基本概念?
我認為是因為他青少年時期沒有好好學習,沒有受到系統性、科學性的指導,也沒有反復錘煉自己的認知能力。
當然,也許想象力的保護與我們所遵循的教育模式本身就是相悖的。所以,我們也不能簡單地評判說孰對孰錯。
但是,沒有經歷科學與嚴謹的教育體系的錘煉,單純依靠想象力,勢必會導致某些必要知識構成的缺失,這是顯而易見的。
兒子,我想說的是,學習,尤其是基礎知識的學習,真的非常重要。
07
近期媽媽在看《歡樂頌2》,你也看了幾眼,你知道其中的一些重要人物。那么我們來探討一下,你覺得其中哪些人物看起來很厲害?你很佩服?
兒子:“安迪。趙醫生。還有小包總。”
我:非常好。我沒有說明“厲害”的具體含義,但我很高興看到你對劇中人物的評判與我的觀點一致。那么,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幾個角色。
08
安迪,畢業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我們且不說她做事雷厲風行,這是她的風格特點;也不說她工作經驗豐富,這是她的經歷積累。你在劇中能看出,她邏輯思維縝密、知識儲備豐富,在這兩點上,無人能及。
我們來看看安迪畢業的學校: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位于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區,是世界著名的頂尖商學院之一,也被譽為全球入學難度最大的頂尖商學院之一。迄今為止,共產生了13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包括"歐元之父"蒙代爾、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締造者"費爾普斯等。
請想象一下,安迪是如何考上這所名學校的?
09
我們再來看趙醫生。曲筱綃精靈古怪、聰明伶俐,家里又特別有錢,簡直是公主般的存在。但在趙醫生面前,她卻十分自卑,十分害怕趙醫生嫌棄她,這是為什么呢?劇中,曲筱綃的爸爸問趙醫生“這么年輕怎么就當上了主任醫師?”趙醫生就把自己的經歷簡單做了介紹:出生于書香門第,小學跳級,碩博連讀,26歲畢業……典型學霸一枚。我們再來看看他在劇中的幾個細節:
第一幕。趙醫生和曲筱綃、安迪和魏渭四個人打牌,期間他們說到“麥克白夫人”,這是英國著名作家、戲劇家、文學家莎士比亞的作品之一,曲筱綃因為不看書,所以聽不懂。
——請注意,這是趙醫生在外國文學方面的知識儲備。
第二幕。趙醫生和曲筱綃去聽古典音樂會,曲筱綃睡著了,她從小沒有受過音樂方面的熏陶,所以她也聽不懂。而也來聽音樂會的關關因為對古典音樂了解甚多,就和趙醫生聊得很投機。
——請注意,這是趙醫生多年沉淀下來的音樂素養。
第三幕。趙醫生早起在歡樂頌樓下的咖啡店看書。樊勝美和關關碰見了他,樊勝美問他“你專業那么厲害還看書呀?”他笑著回答“專業書可以不看,文獻不能不看”。
——請注意,這是趙醫生專業水準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幕。趙醫生和媽媽見面,他們母子之間有個常玩兒的小游戲,就是互相考問冷僻字。曲筱綃一個字都不認識,尷尬得要命。
——請注意,冷僻字,這是漢語言專業的范疇。
那么,趙醫生是如何成為學霸的?他在醫學、文學、漢語言、音樂方面都有較深造詣,是如何修煉出來的?請思考。
10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小包總。在劇中他不像安迪畢業于名校,也不像趙醫生是學霸,看起來他只是個富二代。但是,他果真只是如此嗎?
劇中他對安迪是這么介紹自己的成長經歷的:“早起賴床,挨打;考試第二名,挨打;鋼琴考級前,曲子沒彈順,挨打……”小時候,他父親對他的要求非常嚴格,不僅在學習上,在獨立能力、生存能力上也時常給他嚴苛的考驗,所以他也是千錘百煉出來的優秀人才。
以上三個人物,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從小是學霸”。對了,還有譚宗明,那也是神一般的存在,你不了解,我就不說了。
總之,我們把他們歸為“一流厲害”的人物。
11
我們再來看看樊勝美、關關和邱瑩瑩,還有王柏川。
這幾個人都是大學畢業,但是資質平平。他們幾個在知識儲備上、智商上、工作能力上、處理事務的能力上,都比不上前面幾個“一流人物”。他們是普通人。
12
我們再來看看劇中還有幾個重要的配角:樊勝美的哥哥嫂子、曲筱綃的哥哥。
這幾個,是“從小不讀書、長大沒本事”的典型。
一個是窮人家的孩子,從小不讀書,長大了找不到工作,養活不了自己,就跟狗皮膏藥似的賴著能掙錢的妹妹;
一個是富人家的孩子,從小不學習,長大沒能力,父親給他機會讓他當總經理,他卻只會花天酒地、吃喝玩樂,一做生意就虧本……
這樣的人,不論是窮是富,依靠別人才能生存的,都叫寄生蟲!
13
綜上所述,兒子,你想想,你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都是無用的嗎?
比如,你讀課文、讀繪本、反復聽讀、背誦單詞,這一切都很枯燥乏味,可是有了這樣大量的積累,未來,當你張口就能說出流利的英文,提筆就能給朋友寫上一封完美的書信,不都是今天努力學習的必然結果嗎?
做數學題好枯燥啊,可是,它能幫助你,未來擁有看問題一針見血、快速清晰的判斷力,也能幫助你未來擁有解決繁雜事務的能力,像安迪那樣。
默寫生字生詞好無聊啊、寫作文好痛苦啊……可是,語文就像一棟房子的地基,不論你學習什么,都要依賴它給你奠定的良好基礎。
別的不說,就說今晚講課的老師,如果他小時候語文學習打好了堅實的基礎,他的寫作能力能像他父親一樣強大,我認為他今天的講課,肯定會很精彩。
再比如說曲筱綃。如果她從小語文學得好——語文學得好的孩子,沒有不愛閱讀的。如果她從小就愛看書,她怎么可能會沒有文化,怎么會在趙醫生面前自卑?
14
兒子,這個世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僅是按照貧賤富貴、強權弱勢來劃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會按照文化層次來劃分。知識淵博、有修養有能力的人,無法跟不學無術、愚蠢無知的人溝通,更無法成為朋友。
兒子,如果你仰慕優秀的人,那么你應該首先讓自己也成為優秀的人。這樣,在你一生的道路上,都會有和你志趣相投的朋友結伴同行,你的人生就不會寂寞了。
學習,不是沒有意義的。你如果能夠了解它的意義所在,就不會為它所苦、為它所累了。
15
后記:
聊完天的次日,也就是今天晚上,我和兒子再度談起昨天的話題。
兒子說:媽媽,我有兩個觀點要跟你溝通。
第一,我覺得昨天那個老師有幾句話說得特別對,其中有一條你要記住:不要打擊孩子的好奇心。不要說“做這個有什么用?好好學習!好好寫作業!”、“你這個事情好無聊”、“就知道玩兒!浪費時間!”這一類的話,這都是你們大人常說的話,太打擊我們小孩子的好奇心了。我們小孩的世界你們大人不懂!不懂就不懂,不要阻止,要保護好我們的想象力,好吧?!
第二,我承認我有時候真的很討厭學習。也不是討厭學習,主要是討厭枯燥無味的學習方式。媽媽,我跟你說,要是所有的學習都可以用游戲的方式來進行就好了!你知道吧,我們小孩子都是喜歡玩兒的,要是能夠通過玩兒學習知識就好了!你能幫我實現這一點嗎?
……兒子,你提的要求太高,我覺得好艱巨……
媽媽,不是說不能怕困難嗎?不是說面對困難,我們應該迎難而上嗎?
……噴血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