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上周我們團隊一位同事推薦了他親戚家的小孩來面試產品經理實習生的崗位,這個小孩目前是學廣告的大四學生,簡歷中所描述的都是視覺設計師的經驗,還附帶了一份視覺作品集。由于是團隊同事推薦的,考慮到產品經理崗本就不局限專業,也就答應讓他來面試了(按照過往的經驗,一份全篇都是介紹視覺設計經驗的簡歷來投產品經理崗的簡歷,基本就是直接打回的命運了)。
面試過程就不贅述了,這個小孩有寫總結的習慣,我同事把他這次面試的總結轉給了我,我也給他回了一封郵件。如下:
【記第一次面試】
第一次面試的工作是產品經理,不是經理。
leader讓我作自我介紹,我有模有樣地介紹,因為未打腹稿,臨時想到即說。leader說,別緊張,就當聊天一樣,多認識一個朋友。
說聊天,我還真愚蠢地當是聊天,真的聊起天來。講述我的在校經歷,甚至有意做些小結,陳述成長收獲。但乍聽之下,我不過是在漫天海聊,講流水賬。
leader后來指出,通過聊天,發現我與人溝通有些問題,和人說話,要注意key,比如和面試官聊天,就要突出自己的個性,做過哪些有成就的事情,自己在項目中有何關鍵作用,思路要清晰,邏輯要嚴密,使人信服。說服不了面試官,面試官如何給你offer。
其實說的是,有效溝通。何時需要有效溝通,何時僅僅需要閑聊,此時才想起某面試大神的話,“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有效溝通適用工作,閑聊體現社會性。話術與機靈在此顯現,所以說,丟分,總有丟分的道理。
leader看過我的簡歷和作品集,見我長于設計,問我為何“突然”想做產品經理。我本想說產品經理與life manager,以及我志向的作家、導演有著共同之處,對我未來成長有所助益。表達上卻沒說出來,說起喬布斯,還有徐崢和《港囧》的例子,說到最后還忘了總結。現在想想也確實是表達不善。
leader問我對產品經理工作的了解,我說類似于廣告行業的品牌經理(其實產品經理就是起源寶潔的品牌經理制度),針對客戶、消費人群,制定策略、方案,寫出文案,做出設計,執行計劃,反饋評估,改進升級,(有句話忘了說,品牌經理要參與把控其中的每一個環節)。然后leader問我產品經理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我突然想到羅永浩了,就說是拍板,10個板放你面前,你要一眼看出哪個是好的,哪個是正確的。leader說,你錯了。產品經理最重要的工作是解決問題。
后來我走在路上,解決問題,突然想到馬哲里面的“矛盾”,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因為矛盾總是層出不窮,前赴后繼。
leader認為我說的是決策。其實我應該說的是一流的產品價值觀,和“吹毛求疵”的品控。
leader說對產品拍板的不是產品經理,而是用戶,用戶滿意就是拍板。以用戶和用戶體驗為導向,這沒錯,但優秀的產品經理更應該創造出優秀的產品體驗。
leader最后下結論,認為我目前暫不適合做產品經理。舉例喬布斯一開始并不是產品經理,而是做設計,開發,銷售,他建議我從目前擅長的方面起崗,后期再導入產品經理行業。還推薦我訓練產品思維的方法,下載App Store排行前20的產品,一個體驗半個小時,分析其用戶特點、設計優劣,再做總結。
還推薦我應試設計崗,感謝。
面試也是考試,考試就需要前期準備,與臨場發揮。
我準備不充分,臨場發揮差,面試失敗,fail fast。
fail fast,也就learn fast。
面試小結:
1.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含義:有效溝通和閑聊,應該看場合,分情況,得有“眼水”。在工作上,有效溝通會節省時間成本,加快團隊協作的進度。在生活中,閑聊可以爭強社會性,利于身心健康。就拿寫文章來說,有效溝通適用于論文,便于說理,閑聊適于寫散文,便于怡情。就拿我個人性格來說,我更喜歡“閑聊”,我的思維跳躍性比較大,和人閑聊往往可以刺激我的靈感,我的很多人生感悟便是來自和朋友的閑聊。
2.產品經理,字面上來說,就是產品的經營者、管理者,自然也就負責產品的生死。人(life),小說,電影,都可以看成是產品。譬如人,個人成功,就是產品訴求;如何成功,就是需求痛點;成功既要社會認可,也要內心認同,那就是產品既要叫座,也要叫好;通往成功的方法,便是產品思路,思路對了,方向對了,就對了一半;失敗一次,要總結,氣餒,輕易放棄就不是好的產品經理。再升華,產品經理(PM,也有Product Management的意思),就是一種思維方式。
3.產品經理的工作:發現用戶需求,解決用戶問題,創造用戶需求,把控用戶體驗,有效溝通協作,優化組織結構。
4.關于“面試”的個人思考:面試類似考試,一次性行為,是考試就有臨場發揮、考試技巧。那諸多不確定性,如何甄別優秀人才?想起前兩天看到譯文出版社的一個招聘要求,需要帶IQ測試結果(我花了40分鐘做完題目,122分,要求是130+),性格測試結果,這就非常客觀了,數據化了。我想了下,應該還要考察的是思想,和人品。至于考察方法,暫且還沒想出來。有的人精,看你一眼,跟你聊兩句,就知道你的思想和人品了。
【答“記第一次面試”】
關于溝通和自我介紹,首先推薦簡書上的一篇文章:自我介紹時,你到底在介紹什么?_?
基于產品經理的面試,尤其是沒有工作經驗的實習生,面試官希望了解的通常都是面試者的思維模式、溝通能力和執行力,這三點能幫助面試官去判斷實習生能否在實習期間正常有效的推動日常產品工作。很遺憾,昨天面試結果不達標。昨天面試因為時間原因只嘗試去了解了思維模式和溝通能力,執行力只是通過之前的作品和筆試題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
思維模式這塊兒我整體的感覺是你平時有過產品經理相關資料的閱讀,但是不深。所謂不深,是指看了就看了,并沒有結合身邊的事情去思考,去理解一個產品。面試的時候如果面試者提到了影片做例子,那么面試官肯定希望聽聽你內心是如何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去解讀一部影片,而不是聽影評或者對導演的評價。比如在講港囧的時候,你描述的都是別人如何評價徐崢作為一個導演更像一個產品經理。那么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你是否有思考過:
1. 他的這個產品面向的用戶群體是誰?(這部電影的觀眾是誰?70后80后還是90后?又或者說是從小看著港片長大的群體?);
2. 他的這個產品解決了用戶的什么問題?(這部電影觸動了觀眾的那個點,搞笑的過程?情感的糾結?甚至是懷念一下香港的筒子樓或者經典的插曲?)。
在面向有過幾年工作經驗的產品經理,我會根據港囧多問另外兩個問題:
3. 在港囧上映的同期,有解救吾先生、九層妖塔、夏洛特煩惱,港囧是如何做到10幾億票房的(即如何吸引到那么多用戶去電影院看)?
4. 港囧和人在囧途、泰囧的聯系與區別是什么?
正如所有人都在評論喬布斯偉大張小龍牛逼的時候,產品經理應該是在分析iPhone和微信是如何吸引住用戶,解決用戶問題的。
溝通能力這塊兒我相信通過昨天的交流你也應該有所體會,所以推薦了開頭的這篇關于自我介紹的文章供你參考。需要點出的是,你在面試過程提到的在校經歷中含有大量的負能量,比如部門之間、成員之間一些勾心斗角的事情。我能理解你想表達的意思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你是如何努力完成你的這些設計,但是對于環境冗余的負面介紹并不能從側面給你加分。如果你非常想介紹,那么最好換一種角度,比如所有的負面影響你簡要的一兩句話帶過,重點介紹一些你是如何解決環境中的不利因素而完成設計,最好是用一個實例來講解。而實際情況是如何解決不利因素的種種,在溝通中我都沒有聽到詳解。當然作為個人我的理解是負面情緒的人才會看到很多負面因素,而負面因素的介紹則會給聽者帶來負面情緒。或許這一點讓我在主觀認識上發生了傾斜。
我一直比較欣賞善于總結的人,正確的結論往往都是日后成功的通行證。
【五件事】
事后也不知這個孩子是否理解郵件中最后一句話的意思(反過來就是錯誤的結論只可能是失敗者的墓志銘),所以我還是再來總結一下產品經理在面試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五件事,也許能為其他看到的朋友所有幫助。
1. 簡歷。簡歷的作用是讓面試官對你有個初步的認識,留一個好印象就是簡歷最大的作用。大家通常都會有先入為主的習慣,簡歷好不好直接決定了能不能獲得面試機會。初入職場的人卻又往往忽視了簡歷的作用,把過往的經歷像流水賬般一件件記錄在案;亦或者他們覺得沒有什么經歷可以寫,就強塞了一些東西充作門面。對于這種情況,建議大家把之前的經歷凸出重點的寫個兩三件,每一件需要凸出你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當然需要實事求是,不是你的就算你寫了,面試時也會露餡兒。如果實在覺得自己沒有什么經歷好寫,那么寫一點自己對于某些產品的興趣和愛好以及自己的理解和分析,也遠比拿一些有的無的來充數要好,萬一看你簡歷的人有著和你一樣的興趣和愛好呢?還有一個技巧就是多去看看崗位招聘需求,里面會告訴你需要寫些什么。
2. 面試態度。不要怯場,我遇到過很多面試者一開始就很慌張,面試官又不是長了一張會吃人的臉,面試沒有那么可怕。你就當做認識了一個新的朋友,他們在和你聊天的時候是非常希望了解真實的你,你只需要自信一點,把平時的狀態正常表現出來即可。
3. 產品思維。這個環節通常都是通過問答形式進行的,一般有兩種問答類型,一種是面試官直接出題由你來回答,另一種是面試官在和你溝通的過程中找你感興趣的內容引申一些問題和你探討。前者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后者則需要注意會“收”,不要因為聊的內容是你平時非常感興趣的就泛泛而談,和朋友聊天可以這樣,和面試官聊天就不行,他們希望了解的是你的產品思維。問答環節通常抓住用戶群體(面向什么樣的用戶)、需求分析(希望解決他們什么問題)、解決思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基本都可以過關。想要獲得更多的加分,就穿插一些競品分析和數據分析,當然需要你有所準備和積累。如果擔心自己說的不對,那么請加上“按我個人的理解”、“自己感覺是這樣”、“也不一定對,請指教”之類的話。
4. 溝通技巧。這個其實是穿插在整個面試環節的,基本原則就是抓住重點。重要的事情多說,不重要的事情少說或者不說,知道的事情多說,不知道的事情不說或者就說不知道。也許你還想問怎么才算抓住重點呢,那么請看上面一段,學會用產品思維來回答問題,畢竟你面的是產品經理崗不是么?
5. 聯系方式。面試即將結束時,和面試官加一下微信好友,通常都不會被拒絕的。如果擔心被拒絕,那么語言上禮貌一點,說是希望日后能多跟他學習交流,一般都不會有問題。留下一個虛心好學喜歡交流的印象總不是壞事,而自己也多了一個渠道,日后指不定能用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