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年初一《紅海行動》低調亮相后,票房一直一路攀升,我們觀看了這部電影后,發現和去年國慶檔上映的《戰狼2》有著諸多相似性,但又有諸多不同。
1.雖然話題都是圍繞“也門撤僑”案,但一個是宣揚主題個人英雄主義,一個是集體的榮譽感。
昨天看完了《紅海行動》,又去刷了遍《戰狼2》,發現兩個電影也是有不少槽點的相似性:《紅海行動》是蛟龍突擊隊去救能源工廠核原料技術骨干鄧梅,《戰狼2》是冷鋒一個人去救150多人的華資工廠員工,理論上講,前者發生的可能性更大。
那為什么觀眾看《戰狼2》覺得更燃更爆更有共鳴呢?那是其實我們骨子里都有一個做英雄的夢,冷鋒解救被海盜劫持的商船,一個人單打獨斗,還是在難度極大的水中干掉所有海盜,讓我們一開始就燃到爆,但現實的壓抑和規矩讓我們不得不低頭,壓力和能力無處釋放,所以借冷鋒救世主的角色體現,和我們產生共鳴,其實體現的是我們無處釋放的自我。
而《紅海行動》講究團隊協作,注重配合和權衡,分工明確,蛟龍突擊隊有一個中心人物——張譯飾演的隊長楊瑞銳,副隊長兼爆破手徐宏,狙擊手顧順,機槍手佟莉,觀察員李懂,醫療兵陸琛,機槍手張天德(石頭),通信員莊羽,這里的好像真的不提倡單打獨斗,同樣是一開始解救商船人質,比如一開始我方“臨沂艦”派出蛟龍小分隊去擊退索馬里海盜,隊員羅星使勁去追趕最后一個落荒而逃的海盜,隊長楊銳建議他窮寇莫追,但他仍舊堅持己見,結果中了海盜的埋伏,在直升機上脊柱神經被打穿,雖說圓滿的完成任務,但終究職業生涯是告一段落了。
2《戰狼2》有些部分是自圓其說,但邏輯有些不符,《紅海行動》盡管槽點也不少,但基本邏輯合情合理。
《戰狼2》冷鋒請求艦長軍事支援的時候,艦長明確的告訴他:因為華資工廠是在兩國交戰區,所以就不出去營救了,還不提供任何武器,這不是讓人白白送死嗎?這是什么道理?中國公民的身份在那里,豈能因為是這個可笑的理由就不去就了呢?還把責任推給外交部,我也是呵呵了,不過為了劇情的烘托冷鋒的個人無比高大英雄形象,暫且茍同吧。
還有反政府軍為什么一直不敢殺中國人是因為中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他們奪取政權,需要取得中國政府的認可,嗯,那為啥你的下屬一開始在于謙開的超市大開殺戒呢,包括冷鋒和于謙呢?
《紅海行動》當然槽點也不少,我不是軍事迷,但也能看出點端倪:武警特戰隊的人都在大使館里面蹲點,難道不應該跑到外面去鎮守嗎?感覺武警部隊被黑出天際了;還有狙擊手遠程射擊居然能正中恐怖分子眉心,這樣的射擊技術快教教我!人質村莊的大媽簡直是我軍安插在恐怖分子的一個臥底:對恐怖分子數量,人質的數量,村莊地圖,路線圖了如指掌,高手在民間啊!
但是這里整體的劇情也都基本合情合理,蛟龍小分隊深入恐怖分子聚集地去營救鄧梅,先登錄一個廢舊的居民點讓觀察員李懂先去觀測地形,然后偽裝好自己偷偷混入聚集地設法買通燒飯大媽,畫出地形圖和偷偷換夏楠代替鄧梅,到觀察員李懂和狙擊手顧順兩個人從見面互相看不慣的火藥味到倆人合作打擊“一只耳”,李懂先觀察“一只耳”的位置然后冒著生命危險向他開槍,這樣聲東擊西的讓兩人同時暴露,但也為顧順省去了尋找的寶貴時間,為擊斃“一只耳”和整體營救夏楠贏得了最佳時間。
3.《戰狼2》的每個角色都有血有肉,性格分明,《紅海行動》則個別服從于整體,容易臉盲但個人角色有突破和驚喜。
《戰狼2》當中最讓人驚艷當屬主角冷鋒了,他嫉惡如仇,武藝高強,講義氣,聰明機靈也有自身抱負,其實就他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他一直有個英雄夢,但被現實壓制所以郁郁不得志,加上女友龍小云在非洲遇害所以決心去非洲尋找答案,這個和《湄公河行動》中彭于晏去金三角區尋找自己女友遇害的兇手如出一轍,所以劇情上算不出什么驚喜,讓我驚喜的反而是兩位配角達康書記的何建國和張翰的卓亦凡,一個老當益壯,一個年少自強,其實老何歲數不小了,能在華資工廠當保安隊長加之以前是部隊退役,身體素質應該不錯吧,實話講老何這個角色本來應該算是僅次于冷鋒的第二厲害角色,但是老何跑那兩步扛槍那笨重的步伐,我感覺是在搶救他那兩畝水澆地,而不是在搶救整個工廠人員,不知道是吳京導演特意安排這種喜劇效果烘托主角還是演員身體素質沒跟上。
但是《紅海行動》中雖然每個人臉譜化,甚至導致我一度出現了臉盲癥,除了佟莉和楊銳徐宏,剩下傻傻分不清楚,但導演會從細節烘托人物,比如怕疼的石頭會用母親的糖果來安慰自己,證明戰士們不是神,也會對危險有所畏懼,真實的反應了人的本能和戰爭真實的慘烈,石頭脫了防彈衣給了佟莉 ,說你比我更需要 那件防彈衣上粘著蛟龍隊合照上石頭和佟莉的那一塊 每次行動前貌似石頭都會把那部分從相片上撕下來。佟莉看到了就懂了包括佟莉最后在他死的時候,他臉上欣慰的笑容,他對佟莉的那份埋藏心底的愛在滿足中離開人世,沒有任何遺憾,這一幕我的眼睛濕潤了,對戰友情和愛情交織在其中,讓我更加明白,戰爭的殘酷也許就在不經意間,就會有生離死別的上演,除了接受沒有別的辦法,佟莉的哭聲證明了她也同樣深愛著石頭,但遺憾在于倆人的表明心跡在于別離。更增加人物的悲劇色彩。
佟莉在劇中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我看完了以后,預計這個角色一定會火,然后去搜索了她的個人簡介,佟莉的扮演者叫蔣璐霞,為了這部戲她在劇組軍訓之前特意去部隊體驗了三個月導致右腳骨折,她是纏著繃帶進了劇組,然而,因為她有武術功底,林超賢導演讓她抗戲里最重的槍,做最危險的動作,還剃寸頭,當這部劇殺青以后,她整整十個月沒有來大姨媽,真的為她的敬業精神點贊,在劇里她同樣表現能吃苦,敢拼敢打,不服輸,掩護鄧梅走的那段真正展現了一個特種兵的素質,機敏警覺,真的被恐怖分子發現時候,勒死那個大個子時候又那么揪心,又那么的奮不顧身,聲嘶力竭的拼盡全力,誓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決心讓我看到了我國女兵的英姿颯爽的神態。而不是有些戰爭片中的女性雞肋和搞笑角色。
觀察員李懂這個角色同樣也有缺點,心理素質不好,抗壓能力差,內向害羞,其實對于羅星的受傷他是有內疚情緒的,因為觀察員就是狙擊手的眼睛和耳朵,他開飛機時候的顫抖導致羅星脊柱神經被打穿,其實他有直接責任的,也許他是新兵蛋子,也許他還年輕,但最后在顧順受傷的時候,他代替顧順的時候內心依然緊張,壓力重重的時候,顧順讓他相信自己,克服壓力,羅星是不會選錯人的,讓這對珍貴的戰友情得到了升華,雖然有點虐戀CP的感覺,但不可否認的是李懂的自我突破和角色成長還是在戰爭中磨礪出來了,這樣的角色更加打動人心。
《戰狼2》的結尾影片護照上寫道“中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你記住,在你身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讓人看了燃到爆,也對祖國的實力無比驕傲,而《紅海行動》的結尾有點突兀:海軍戰備巡邏艦艇在南海海域驅逐未經中國政府允許,擅自進入中國南沙群島有關島礁鄰近海域的外國艦艇,請立即離開!但細思極恐,這不就是代表了官宣嗎,也許就是叛軍和恐怖分子的上級某國來南海入侵,加上劇中時隱時現的“臨沂艦”,還有從來沒有中國正規槍支出現,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
當然,就整體我們不可否認就文戲方面,《紅海行動》絕對是個敗筆,兩個小時的一直高潮讓人分不清主次,所以節奏感和代入感也不是十分強,至于血腥暴力就見仁見智了,有人說比《戰狼2》真實,也有人說過于血腥慘烈,不適合兒童觀看,而《戰狼2》文戲不少,人物對話時而搞笑迭出,時而引人深思,中間冷鋒感染拉曼拉病毒和回國撤僑途中經歷交戰區又讓人心提溜到嗓子眼,通過人體活體血清和五星紅旗化解這一危機是觀眾喜聞樂見的,也照顧到觀眾的感受吧。
綜上所述,《戰狼2》好比年夜飯,酸甜苦辣咸具備,老少皆宜;《紅海行動》更像是一壇老酒,入口鮮辣,但回味悠長,你,更喜歡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