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說了文案要有畫面感。
那么,什么是畫面感,簡單地說,讀者看到你的文案,腦海里面不受自己控制就能想象出一個畫面出來。
就像我們看小說一樣,經常會把自己幻想成男女主角,尤其是那些黃色小說,更容易造成畫面感(反正我沒有看過,聽別人說的)。
只要你注意以下三個細節,你的文案也就有了畫面感。
第一、具體到細節:
畫面感來自具體的,甚至細節的道具,尤其是越具體、越有細節的道具,就有越有畫面感。
比如:你想說,媽媽做的豆鼓辣椒,干凈又衛生挺好吃的,有畫面感嗎?肯定沒有。
如果改成這樣,媽媽每一次做豆鼓辣椒,都會帶上口罩,生姜沖洗三遍以上,然后切碎成姜末,再用柴火把鍋燒熱,放上一勺子油,把生姜放進去爆香,接著放進辣椒和豆鼓慢慢的小炒。
每一粒豆鼓上都沾滿了生姜末和辣椒粉,一層金黃色的油覆蓋豆鼓辣椒上,一陣陣豆鼓香味撲鼻而來,我用舌頭舔了舔嘴唇,口水都從嘴角流了出來……
你看,柴火、勺子、鍋就是道具。是不是就更細節了,消費者也知道為什么干凈,為什么好吃。
第二、善于類比:
什么意思呢,也就說把一個抽象化東西,用一個具象的東西做類比,把人們不熟悉的東西,用熟悉的東西做成類比,那就容易產生畫面感。
比如:一篇文案能幫你自動賺錢。改成:一篇文案能超過你的3個 業務員,每天24小時都自動幫你推銷,當你早上醒來時,打開手機也能看別人付款。
再比如:這款音箱的音質是立體聲,立體聲有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感覺。改成:這款音箱聽起歌來,相當于你在現場聽演唱會一樣,歌聲傳入你的耳朵。
第三、排比句:
排比句可以給畫面感增加沖擊力。
比如:夜晚獨自坐在陽臺上,喝上一點紅酒,臉蛋就像一個紅蘋果。
再比如:當你穿上這套休閑服,你的氣質是這樣的淳樸和謙遜。
畫面感其實就是用文字來布景,使用的技巧分別是,具體細節,善于用類比,排比句,把復雜的情緒,編輯成文案,傳達給讀者。
伍阿哥微信:w1148467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