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過一個像流星一樣美好的女孩兒。
青春期尾巴上遲鈍而純粹的暗戀,就像是心里埋了顆種子。一開始毫無自知,直到某天發(fā)了芽,一點一點破土而出。
她所有的樣子都是可愛的——笑起來很可愛,會露出整齊的八顆牙齒;頭發(fā)亂蓬蓬的,怎么梳都梳不整齊,一臉懊惱的表情也很可愛;好奇心旺盛,任何沒聽過的事情都能聽得津津有味;背課文背著背著就上下句顛倒,數(shù)學(xué)課開小差在卷子背面畫蜘蛛俠……
在我看來,她做什么都是好的,整個人閃閃發(fā)光。只要有她在,世界都分外敞亮。
后來的后來,我才知道,“可愛是最高級的形容詞”。
而我,對她的可愛“全面服從,五體投地”。
日劇《逃避可恥但是有用》
我喜歡你,但沒想過在一起
暗戀,是單戀(unrequited love)的一種。但不同于示好沒回饋、表白被拒絕的單相思,暗戀者并不會去表白,甚至不會去接近喜歡的人。
即使經(jīng)歷千差萬別,暗戀的心情總有些相似。
會因為和對方打了招呼而開心一整天,即使只是一句“早啊”和一次隨意的揮手,接下來再也沒有任何對話;
會打聽對方走哪條街回家,再找個不會撞見的時間,自己從頭到尾慢慢走一遍,路邊商店的順序都不知不覺記住,滿心都是溫柔;
會記住對方隨口提過喜歡吃某個牌子的餅干,然后自己買來吃,一天一塊,這樣就好像每天都跟Ta有那么一點點共同之處;
好不容易加了微信,不知道怎么發(fā)消息才好,輸入“你好”,不不不,太正式了,刪掉;又假裝隨意地輸入“hi”,哎呀好像太隨意了,而且過于冷淡,刪掉刪掉;翻了半天表情包,好不容易找出來個活潑又不失禮貌的表情,發(fā)……發(fā)是不發(fā)?不然還是算了吧,又刪掉了。
轉(zhuǎn)手發(fā)了個朋友圈:愛是不打擾。
最激動人心莫過于,過了十分鐘,在一大串損友們“矯情啊”、“666”的評論里,發(fā)現(xiàn)對方給你點了個贊。
那些在外人看來不足為奇的簡短交集,因為這份喜歡而變得無比重要。
也有從來沒有暗戀過的小伙伴表示,很難理解這樣的內(nèi)心戲,他們問我:
“你都糾結(jié)成這樣了,怎么不勇敢點呢?還不認識的認識一下,已經(jīng)認識的交個朋友啊,為什么非要暗戀呢?”
選擇暗戀的三個理由
1.
“一開始就知道,我們沒可能”
文章一開頭提到的那個女孩兒,前陣子交了男朋友。
我一邊笑罵“我家白菜被豬拱了啊,好想宰了他燉粉條兒”,一邊故作輕松地說哪天約出來見見唄。
見面那天,她這樣和她男朋友介紹我:“這是我最好的閨蜜。”
在“性別不同怎么在一起”的玩笑話傳遍社交網(wǎng)絡(luò)的大環(huán)境里,我依然清晰地知道,取向不同而不能在一起,是不爭的現(xiàn)實。
身邊也有這樣的故事:一個女生暗戀男神十年。同窗的時候,她看著無數(shù)學(xué)妹追求他,看著他談戀愛,看著他填了和自己距離半個中國的志愿。
他對她很和氣,就像對其他普通同學(xué)一樣。而她知道,他們連朋友都算不上。
畢業(yè)后的幾年間,他們的人生再無交集。偶爾,她從別人那里間斷聽到他的消息:他出國了、換專業(yè)了、換女朋友了、讀博士了……
隔著半個地球,隔著許多年毫不相關(guān)的人生,說什么努力靠近,都是徒勞。
2.
“暗戀最美好了,因為永遠不會失戀”
如果說,曖昧是差一層窗戶紙還沒有捅破,那么暗戀就是離著八丈遠,連窗戶框都還沒摸到。
有些人是有機會去靠近暗戀對象,甚至去告白的。但示好或追求,都有被拒絕的可能。
早有研究指出,被拒絕時“心痛”的感覺,與身體疼痛激活的腦區(qū)是相同的(Kross et al., 2011)。也就是說,表白被拒絕,真的和被人在身上扎了一刀一樣痛苦。
怕疼是正常的,怕拒絕也一樣。
還有那些已經(jīng)和暗戀對象成為朋友的,等于是已經(jīng)和對方共處一室了,但貿(mào)貿(mào)然就跑過去捅窗戶紙,可能連在房間里待著的機會都沒有了。
很多人害怕最后和對方連朋友都做不成,所以,就算忍著內(nèi)心的跌宕起伏,無數(shù)次想再靠近一點,也不敢向前邁哪怕半步。
3.
“我喜歡你,但更喜歡自由”
親密關(guān)系中,既有親密帶來的美好,也有距離靠近帶來的束縛。
無論是在一起還是分手、約會的時候吃什么、電影看哪一部、說不說早晚安、出門是否報備、見不見彼此的朋友、見不見彼此的家長……都是涉及兩個人的事。
而暗戀可能是天底下最自由的戀愛形式了。你可以選擇什么時候開始喜歡對方,什么時候結(jié)束,什么時候放下一陣子再繼續(xù)喜歡;
你可以只喜歡Ta這個人的某些方面,屏蔽對方的缺點,不喜歡Ta的朋友們也沒關(guān)系,也不必理會Ta的父母親戚;
如果你們已經(jīng)是朋友了,你可以想和Ta聯(lián)系就聊兩句,不想聯(lián)系就放著不管。
其實很多人一開始喜歡的是自己腦海中的這個人,靠近反而可能會打破幻想,那么不如保持暗戀,繼續(xù)過各自的人生。
愛就要大聲說出來嗎?
關(guān)于暗戀,精神分析視角下普遍有這樣的觀點:暗戀是虛幻的,是投射,是你把自己心里理想戀人的樣子放到對方身上(Maudsley, 2013)。
換言之,你喜歡的可能根本不是對方這個人本身,而是喜歡“喜歡人”的感覺。
戀情說到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暗戀、交往、分開……都是戀情可能的選擇。只要我們能在戀情和人生其它方面的掙扎起伏中,慢慢獲得個人成長,那么任何一種選擇都是可以的。
如果暗戀比其它選擇讓你情緒更穩(wěn)定,對方變成了你的一個精神支柱,你可以愉快地學(xué)習(xí)、工作、休閑、吃好一日三餐,安心睡好覺,那么暗戀也可以是很好的,不想表白也沒關(guān)系。
如果暗戀讓你患得患失,每分每秒都心塞,因為無法和對方在一起而沒有辦法照顧好自己的生活,那么或許在戀情中作出改變是必要的。你可以選擇帶著恐懼前進一步,也可以選擇退得更遠些,慢慢梳理內(nèi)心的不安。可能很久之后,你連暗戀對象的樣貌都記不清了,但那些回憶和體驗,卻仍真摯清晰。
因為暗戀重要的不是結(jié)果,而是它帶給我們那些美好的、真實的情感瞬間。
要知道,
「任何瞬間的心動都不容易,
不要怠慢了它。」
——《愛德華·巴納德的墮落》
文章系轉(zhuǎn)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