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allyHome
第一次看東京愛情故事,已是很久之前,記不清故事情節了,只對莉香的笑容留有模糊的印象。第二次看,是八年前,那時候覺得莉香真可憐,男主跟女配角在一起,男配角跟女次配角在一起,就剩她這個女主角落了單。不久前看了第三次,感受又不一樣了。我還是喜歡莉香,但也看到了她的不完美,也理解了丸子為什么沒有選擇莉香。
莉香常常有意無意地試探丸子。兩個人在一起之前,她試探,想弄清楚丸子還愛不愛里美,這可以理解。兩個人在一起之后,她還經常試探他。印象最深的是里美和三上分手,莉香叫丸子去安慰她。她何嘗不知道當兩個關系曖昧的人單獨在一起,還是在一方失戀這么敏感的時候,會容易發生點什么。可她還是叫丸子趕緊去,因為她非常渴望那種純粹的安全的愛,哪怕在落入試探時也有自己堅定立場的愛。可是,人是很難禁得住試探的。
在丸子面前,莉香表現出來的快樂永遠多于悲傷。莉香害怕失去,由于小時候經常搬家轉學,沒有處得久一點的朋友,所以每個階段的生活,她都會拼盡全力去珍惜。和丸子在一起,她想多留下一點快樂,于是自我消化了所有的悲傷。她口是心非,希望丸子能讀懂她真正的心思,但丸子永遠不懂得她的“是與非”。
莉香有滿腔的愛和溫暖卻不知道怎么安放。愛要照著對方的溫度和節奏給,而不是按自己的熱度和步伐。丸子對里美的感情那么執著(有點執迷不悟),倘若莉香多給他一點時間,丸子有可能會慢慢淡化對里美的感情。可這過程實在是太漫長,漫長到不著邊際;也太煎熬,令人心力交瘁。
莉香不完美,但她最可貴,可貴在有尊嚴。愛的時候有尊嚴,分手的時候也有尊嚴。雖然傷得那么深,告別的明信片里依舊是對丸子的祝福,沒有將丸子置于不義和內疚的境地。三年后相遇,不留電話不一起吃飯不想有正常的聯系,依舊沒有絲毫的哀怨。要說梨香最觸動我的,不是她笑得燦爛,愛得濃烈,傷得徹底,而是她為雙方保留的尊嚴。
丸子,到底還是要為這段沒有善終的感情負上主要責任。
丸子和莉香的生活態度完全相反。面對新環境,丸子充滿不安全感,會迷茫會退縮。而梨香卻說:因為新環境充滿不確定性,才會更要打起精神去奮斗啊!
丸子是活在過去的人,可能是那種真愛只有一次的人。梨香是活在現在的人,是可以有很多次愛情,不過每次只會全身心愛一個的人。
梨香太張揚了。剛共事沒幾天,莉香就表白;再沒幾天,主動要求發生關系;完事了還說自己不在乎一夜情。開放爽朗的莉香對丸子來說很有沖擊力,丸子終究沒招架住,可他骨子里是排斥莉香開放的性態度的。丸子介懷以前莉香跟上司的婚外情;懷疑過莉香是否因為幫他拉客戶而與人發生肉體交易;也不止一次暗示莉香在性方面有點隨便。
對于未來的日子,丸子的把握不在莉香這里,而在“回心轉意”的里美那里。里美和丸子是一類人,她一直暗戀著三上,就像丸子暗戀她那樣。丸子因為里美喜歡三上而放棄追求她,可一直都很在意里美過得是否幸福。心里愛著里美,所以一直沒有努力去調整和莉香的節拍。有人說丸子肯定愛過莉香啊,他已經習慣了莉香大聲呼喚的“丸子~~~”;習慣了夜里兩點鐘接到莉香的電話;習慣了在公司樓梯上冷不丁會冒出的笑臉……可惜,都只是“習慣”。丸子沒愛過莉香,他只是依賴她,依賴每次低落的時候,莉香總能想到辦法鼓勵他。噢,我都不忍細想丸子不愛的證據。
比如,面對莉香的大聲示愛,丸子總是顯得異常尷尬。不是因為他內向,而是丸子并不想將自己和莉香談戀愛的事公布于世。
比如,莉香纏著丸子帶她去愛媛--丸子的故鄉,丸子用諸多理由表示以后再帶她去。他不是沒時間,只是不想。去故鄉,似乎太過親密了。
比如,莉香無意間接了丸子母親的電話,丸子卻很生氣地說:媽媽會以為我們快要結婚了的。莉香給自己解圍,說:噢是么,我倒是沒想過呢。丸子毫不猶豫地接話道:是啊,我也從來沒想過……他說出這句話,根本沒意識到傷了莉香的心。
還有當他和莉香約好九點見面,結果被里美拖住了。和里美僵持著到了九點,丸子說:我不去了,去了也沒用了,她(莉香)已經走了。說完和里美抱一塊兒了。就因為莉香電話里說過多一秒也不等的,丸子就門也不出了。莉香等了他多少次,哪次不是等了很久?竟然在即將面臨分手這么嚴重的關頭,連去看看她是否還在等待的意愿都沒有。
……
對莉香,他猶豫,糾結,缺乏愛的回應。
跟丸子在一起,莉香根本不快樂,她的愛發出去,經常石沉大海,甚至連漣漪都沒有。莉香所有的快樂都來自她自身的能量。有的人因為幸福才微笑,有的人因為笑所以幸福。莉香是后者。
所有的相愛,都能找到相愛的模式。可惜,他們并不相愛。所以,就算梨香沒有提前走,就算丸子追上那趟火車,就算沒有里美的存在;只要梨香學不會愛有時需要收斂,丸子依舊不努力珍惜,他倆終究還是無法走下去。
丸子和莉香,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最后分開的結局。